盡管鬧出了一場風湯,但在武則心情好的情況下,沒有掀起巨浪,大家把事情扔一邊去,興味盎然地參觀君士坦丁堡。
這塊千年之都名副其實,在讓所有神都來人看得目不暇接,感覺到西方文明真的不遜色於東方文明!
請看:
代表了西方建築文明,都不能是建築物,而是文明的聖索菲亞教堂,其建成後,當時皇帝查士丁尼皇帝是一個“建築狂人”,他在第一次進入由他主持重建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後所的話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他:“感謝上帝,讓我創造了這樣一個奇跡。啊,所羅門,我終於勝過你了!”
所羅門是以色列之王,他向上帝獻上的聖殿是那麼的宏偉,以致於後世稱之為“第一聖殿!”
那麼,聖索菲亞教堂比起聖殿還勝出的是:
通向大教堂穹頂的有三道門,其中第三道,也是最大的叫做帝國之門(Iperial Dr),這扇門是皇帝進出教堂專用的。
這扇門的上方有一副金碧輝煌的巨大鑲嵌畫,據描繪了利奧五世或他的兒子君士坦丁七世向基督神像敬拜,基督坐在寶座上祝頌,他的左手拿著一本書籍,書上寫道:“和平與你同在。我是世界的光。”
基督兩肩處的圓雕是左方有權杖的大使加百利和右方的聖母瑪利亞。這幅畫表達了基督將永恒的力量賜予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皇帝。
穿過皇室之門,就來到了大穹頂下。作為“改變了建築史”的拜占庭建築的代表作,教堂創造了以帆拱上的穹頂為中心的複雜拱券結構平衡體係,是世界上唯一由神廟改建為教堂,又由教堂改建成清真寺,最後成為了如今的博物館。
教堂55米高的大穹頂巧奪工,經過巧妙地設計,形成了沒有任何支持,騰空而起的視覺效果。
人站在穹頂之下,感覺到“”(神)(主)的偉大和個人的渺,加上馬賽克鑲嵌的基督教圖案,嚴重觸動人的心弦!
……
科拉教堂,是城內僅次於索菲亞教堂的另一處拜占庭時代著名古跡,教堂牆上鎏金馬賽克鑲嵌畫作保存完好,敘述了耶穌基督及聖母的一生,參觀完牆上那些絕美的馬賽克鑲嵌畫作,就相當於讀了一遍《聖經》。四周的牆麵和花穹頂全部布滿這類畫作,畫中情節生動,人物栩栩如生。
負責陪同的張仁願道:“我軍在攻克城市時,已經派兵進駐,誰都不許破壞,所以保存得非常好。”
“你們不是下達命令,嚴禁一切宗教,這裏宗教場所還保護得這麼好?”殿中侍禦史陸象先是響當當的清流,毫不客氣地問起來道。
陸象先,出身於吳郡陸氏太尉枝,年輕時很有器量,因考中製舉,被拜為揚州能軍,後因清名而成為殿中侍禦史(這官不好坐,掌糾察朝儀,比方某宰相上朝會放了一個大響屁,是為君前失儀,殿中侍禦史就得彈劾他,不彈劾,殿中侍禦史肯定有事,彈了,宰相不一定有事,但侍禦史以後可以會有事,很得罪人的位置),但陸象先能坐下去,其為人乃“歲寒知鬆柏(崢崢傲骨)”,不因太平公主權勢熏而照敢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