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千六一節 兒子的婚事(二)(1 / 2)

三萬兵馬進京,立即引發哄動。

大家不是韋晞以權臣之勢率兵進京,而是軍隊裏麵是一萬五千正宗唐人(其實還是有五千的突騎施人,這是最堅定的歸化唐人)、一萬金發碧眼的日耳曼人和五千大食人!

神都人也算見多識廣,還真的沒有見過成建製的白種人軍隊,看得神都人眼眨眨。

更讓人哄動的是帶隊的軍官宣布道:“王爺了,所有的人包括歐羅巴人都是未婚,你們哪家女郎看中的,男女又情投意合的,王爺包送彩禮!”

見這些軍人個個威武,他們又派頭十足,整個神都都哄動起來,正好家中有女及笄的,紛紛跑來看,夾道相迎,越看越喜歡,有的軍人差點中途被搶走!

……

還沒到軍營就出了這檔事情,想不出名都難,當時人山人海、人聲喧嘩,派去迎接的宮使不明所以,還以為韋晞就想黃袍加身哩!

他找到韋晞,苦笑道:“駙馬,你要給你的孩子們找老婆也不要大街上來啊,等去了軍營裏再進行,豈不從容!”

韋晞嗬嗬笑道:“去軍營裏哪夠當街捉婿爽!”

不過他還是納諫如流,著軍隊歸營,恢複秩序!

他的部隊進京,實際上充當了禦林軍,有軍隊在京支撐,而且是能以一敵十的野戰軍!加上其妻為皇嗣,大家都很清楚,這夫妻倆登位難以逆轉。

但夫妻倆的為人處事很被世間稱道:事母至孝!

夫妻倆每必有一人向武則問安,對於武則的朝政處理,給予充分的尊重,不幹涉武則的施政和人事安排。。。哪怕是武則的兩個寵胡作非為也隻是向武則勸諫一下而已,並不急於上位。

時人苦張氏兄弟苦矣,在韋晞和太平公主告他們的狀,他們也隻是好言相慰,並不糾正。

這點讓他們係統的人都覺得不妥當,不過韋晞了:“隻要西府、西軍不亂,東方再大的麻煩也不是麻煩!”

他傲然地道:“實在不行,我重煉地風火風,換過世界罷。”

眾人暗暗稱奇,安心不提。

韋晞此話是有由來,市麵上出現了一本《封神演義》,講述的是商周交替,三教共簽封神榜,封神之事,雖是,已成為道家經典。

大家方才知道神仙界的秘聞,才明白神仙的來由,於是按照神位,各自供奉。

中有地風水火可立世界之,韋晞如此,是豪氣幹雲!

作者是“佚名”,但許多人認定是韋晞所著。

……

十二月十八日,女皇為防止身後太子女與武姓不相容,令太平公主、韋晞、相王李旦與武三思、武攸暨等作誓文,告地於通宮,銘之鐵卷,藏入史館。

武則是武姓,當時武承嗣勸她“今上姓武,豈有子不為武姓之理?”

確實有理!

一旦武則大行之後,外姓子豈會看顧武姓之理!

但給武家人登基,又存在著武則和她先夫李治不能進廟接受供奉的大麻煩:

“豈有侄子為姑母立廟的,你們找出一個例子給我們看看!”結果是沒有一個例子。

“豈有兒子在,立侄子接繼家產的?”結果是哪怕再叫得響亮的武家人,也不會讓自家的侄子接掌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