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仙根童子引紛爭,法華仙姑顯神通(二)(1 / 2)

承接上回。談話間,白慈已將劍光壓落,停在一片山崖之上,隻見這處崖頂才隻數丈方圓,但卻平地立起百十丈高,從崖邊往下看去,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河從下繞過,好不壯觀。陌成左右觀望一陣,不見有什麼神仙洞窟,也沒甚機緣寶貝,遂說到“這古仙人的機緣還真難得,反正我是得不到嘍!”

白慈正待說話,忽然三道紅色劍光從遠處飛來,刹那便落在眾人身邊,落地顯出三個道裝男子。為首的麵色奇黑,瞪著雙牛鈴般大小的眼睛,開口便道“就憑你等也想覬覦仙家寶貝?我師父哈哈老祖早已算出寶貝所在,特命我們兄弟三個前來查看,勸你們趁早離開,免得喪命。”說完就是一陣獰笑。

陌成脾氣本來就大,雖然忌憚南疆巨凶哈哈老祖的威名,卻又不願在詢月麵前折了臉麵,於是大聲說到“哈哈老祖又如何?單論師門,我師九華真人還能怕你不成?便我渾化真人陌成也能收拾的了你們三個”。那三人中有一額骨突出,麵窩深陷的說到“可是那被朱西厭下了陰毒,功力損失大半的渾化真人?你為了救那幾個凡人,一時惹下陰山姥姥的高徒,害他魔功功虧一簣。但朱西厭豈是庸手?畢竟乃是追隨陰山姥姥數百年的徒弟,那陰毒著實可怕,中毒時間越長毒性越深,恐怕十年內還不能找到方法克製,你數百年的修行就毀於一旦。現在還敢同我師哈哈老祖作對,還不趁早找你那七秀師姐法華仙姑求助去?”

說完三人便是一陣大笑。詢月聽完這些方知陌成中毒全是因為救護幾個唄妖人所害的凡人,此時聽到這幾個妖道出言譏諷,很是不忿,罵道“想渾化真人功力尚在,你等可是他的敵手?修道人偏去作奸犯科,亂傷人命,也真不怕天誅”。為首的黑麵妖道剛想開口,一看眼前這兩個幼童,女的靈氣逼人,精華內斂,男的根骨稟賦都是上乘,於是也不再回罵,隻是對著身後兩個同黨說到“這兩個小娃娃真是良才美質,我們師兄弟三個有多久沒吃過這麼好的素材了?”

陌成一聽頓時心慌,想到哈哈老祖乃是南疆綿山教的教祖,為人囂張跋扈,偏又法力高強,門下弟子有個叫黑麵芝人的,最喜吃人肉,傷害了許多人命。心裏擔心白慈和詢月的安全,於是將腰間葫蘆拔下,擲向詢月“臭小子,快些給我走人。葫蘆飛行之法我已刻在上麵,你資質極好,想必能快速學會”又轉頭對白慈說到“這幾個妖道雜碎看不起我,你切不可插手,快快離開免得耽擱我施法”。

詢月接住青玉葫蘆,那上麵果然一段細小篆文,料是飛行咒語,但想到陌成身中陰毒,功力損失太多,必定難以全身而退,一直立正不走“你這老頭,我周家從來俠義,棄人落跑做不到”白慈從小便對這個道門師叔很是敬愛,頓時眼淚直下,楚楚可憐道“師叔,慈兒舍不得您。慈兒也有飛劍,退魔法門也還會些,此時萬萬不能離開的。”說罷,盤膝坐在地上,口誦禪經,“詢月哥哥,師叔,快些靠近我,師父曾傳下天龍梵唱,隻要禪功深厚,尋常邪法還是難得侵害的”說完又閉目坐禪,頓時佛家法光照破天際,把三人圍在當中。

黑麵芝人素喜吃人,尤其愛吃童子,常把到手童子裝入藥鼎,烈火烹煮,十分殘忍。誰道剛一動念頭,那小女娃竟然學會天龍梵唱,畢竟是佛門無上禪功,隻要心神守一,短暫還難以攻破,所幸那小孩年歲還淺,隻要用本門魔法覆蓋佛光,應當可以使晦氣邪法侵入進去。這才一邊唆使兩個師弟放出從南疆腹地吸納來的五雲桃花瘴,一邊又不住的譏諷陌成全靠孩童保護。

五雲桃花瘴氣極其厲害,尋常修道人士遇著便傷,白慈本身禪功根底雖然不弱,但不到片刻已經麵色發紅,難以支撐。陌成也看出白慈禪功雖好,但五雲桃花瘴威力巨大,白慈是萬萬不能堅持多久的,況且在五雲桃花瘴之中,瘴氣不但能腐朽肉身,還能蠶食元神,除非本身法力超群,不然非得紅發老祖鎮山之寶化血神刀才能破解。於是對著白慈說到“慈兒,這五雲桃花瘴非常厲害,再莫坐禪了,我拚卻性命想必也能抵擋一會,帶著你詢月哥哥快去碧水潭找你師父去,到時把這臭小子送回落搖山周家莊”又瞧了一眼周詢月,說到“你本無事,奈何我一時癡念將你擄來,雖無惡意,但也害你受著一遭罪,不過現在也扯平了”說完先是念咒將葫蘆變大,將詢月和白慈行法攝往葫蘆之上,然後將元神幻化成一片輕紗模樣,裹著二人強行衝破五雲桃花瘴,直往碧水潭飛去。

黑麵芝人眼看到手肥肉行將逃走,大喊著讓另外兩個同黨追去,同時對著陌成說到“真是不知死活,五雲桃花瘴極傷元神,你竟敢分化元神去衝破,雖然是個辦法,但無異於自掘墳墓。”

陌成自知已是重傷之軀,恐怕活不成了,連身劍合一都難,正想著怎麼拚死拖延些時間,忽然一陣熟悉的聲音傳來,“我想自掘墳墓的是你罷”。說完一道遁光從遠方飛來,一息便到了陌成身邊,落地現出位僧裝打扮的女尼,端莊清秀,神態慵懶不失靈性,女尼攙起陌成,說到“師弟還是老樣子啊,若不是我入定之時心神不寧,算出白慈有難,不然你們哪有什麼活路可言?那兩個小娃娃已被我安置在閉關洞府,絕無憂慮,倒是你這桃花瘴毒又得多久才能複原”說完對著黑麵芝人說到“你那兩個師弟已被我打退,順便毀了他們的飛劍法寶,免得再傷人命,佛門慈悲,得饒人處且饒人,下次再見你為非作歹,就難饒過了,必將把你永鎮普陀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