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莫愁乖巧地點頭。
啊哈,我又騙到了一個打手。高高興興地道,“你年紀和我差不多大,就說是我同父異母的姐姐吧,否則你沒理由長年住在趙王府。王爺的女兒,封郡主,等我父王登基為帝,你自然就升為公主了。我這就寫信,你帶去中都趙王府,我父王會為你安排身世的。”唉,還得自己磨墨。毛筆字很好看,就是太麻煩了。
刷得一聲響,我轉身一看,李莫愁拔出劍來指著我心口,惡狠狠地道:“你這個騙子,說,你到底想騙我什麼?不說殺了你!”
我很驚訝。李莫愁應該是很單純的人,她不該能看穿我的用心。我鎮定地道:“你太多心了,我沒有騙你。我看你是‘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看誰都覺得是騙子。”
李莫愁道:“才不是!我想到了,無憂武功不比我差,又是你表妹,有好事,你會不找她而找我?”
這點倒是我沒想到的,馬上補救,我故意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李姑娘,我……其實……我不會害你……也不想騙你的……”
李莫愁柳眉一豎:“說!”劍又往前刺了一分。
我用內力逼出煞白的臉色,慌忙道:“我說我說。”待她劍收回一點,就竹筒倒豆子般飛快說道,“趙王府防衛嚴密,十個東邪也威脅不到我父王。是金國皇後素來隻出在八家女真顯貴中,現在我父王是唯一的太子人選,但我母親,我父王的元配正室,卻是北宋名臣包拯之後,是漢人。金國臣子,從前能前仆後繼地反對皇爺爺立李元妃為後,現在就可能為維護他們心目中的正統而害死我母親。我要待在臨安主持議和,需要一個武功高強的女子在趙王府專門保護我母親,為此,我父王願意認這女子做女兒,也就是,這女子將是大金的郡主。無憂其實姓‘徒單’,‘杜’是對應的漢姓,這是八家之一,我們信不過她。”
李莫愁想了想,懷疑地道:“隻是保護你母親?我需要做什麼嗎?”
我搖頭道:“不用。你是一個高手,一個高手在保護趙王妃,就足以證明趙王對王妃的寵愛,有心人就會害怕東窗事發後趙王的報複,就會力求萬全。但天下哪有真正的萬全之策,拖久了,我這裏立下不世奇功,那些忠心為國的臣子,會主動支持我的。立儲以嫡以長,為了不讓人能與我爭儲,導致朝廷內亂,他們會也支持我母親為未來的皇後。我也不怕告訴你,我是想統一天下,結束內戰,我正在布局,三年內能看到效果,那以後,你們就安全了。三年守護,換你能把陸展元踩在腳下,我覺得值得。”
李莫愁臉色變幻不定。我加了把火,“你資質好,練功勤,但你一個人,不是大理段氏的對手,陸展元又攀上了全真教,那對男女若是不要臉麵了,就躲在大理天龍寺或武當山全真教,你就隻能幹瞪眼,看他們耳鬢廝磨、眉目傳情,對你得意的笑。”
“不要說了!我答應你!”李莫愁暴喝。
反應這麼大,難道陸展元對她做過什麼?真過分,鮮花都不留給我采。
我寫了封信,以全真教弟子的口氣稟告趙王,他托全真教的事,終於有結果了。手持這封信的姑娘,就是他那未滿月就被江湖高手抱走的女兒。
這樣一封信,落別人手上,也不會成為指認我為間的證據。
信上也沒有暗記。不需要,我走前就向趙王提出了這個計劃,現在隻是送去執行計劃的第一人選李莫愁。
為了堅定李莫愁的信心,我還特地帶她去了荷塘村,讓她見識一下什麼是輿?論的力量。張家家門緊閉,但摔盆擲碗,謾罵不止。聽村人說,那個收養傻子的老頭,如今也穿上綾羅綢緞了,在三鄉五村炫耀,和人述說他的好運氣時,最後總會感歎一句,“幸好張家把人扔了……”張家母子氣不過,跑去找傻子攀關係,被傻子那不傻的表哥趕了出來,現在是全村的笑柄。很多城裏人,像我們這樣,專門跑來看什麼叫“惡有惡報”。
我向李莫愁講述了曲樂的遭遇,最後道:“人心苦不足,隻要讓人知道,他本來有機會過得更好,他就會怨天尤人、後悔莫及。而別的人,或者羨慕,或者嫉妒,或者鄙視,這些目光交織在一起,會讓人瘋狂。相信我,等你是金國郡主的消息傳開,陸展元一定會去找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