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1 / 2)

袁應泰因為婦人之仁丟失了遼陽,緊接著,努爾哈赤揮軍一路南下,占領了遼河以東所有區域,遼東形勢至此已然糜爛不堪。

這時候,大明朝廷又緊急將遼海道兵備副使薛國用緊急提拔為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巡撫遼東,代經略之職。

這薛國用倒是熟悉遼東,熟悉兵事,他收拾遼東殘兵,整肅軍紀,慢慢又穩住了遼東的形勢,朝堂官員一見這人可用,很快便將其提拔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禦史經略遼東,並擢寧前道右參議王化貞為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巡撫廣寧協助他處理遼東軍務。

如果薛國用能一直幹下去,或許,遼東還能止住頹勢,大明還能以遼河為界,與建奴分庭抗禮,可惜,這薛國用很快便因操勞過度病倒了,而且病的相當嚴重,已然不能理事,所有軍務都隻能交給廣寧巡撫王化貞處理。

這王化貞做人倒是頗為圓滑,他是萬曆四十一年進士,而那年的主考官正是當朝內閣首輔葉向高,所以,他便尊葉向高為座師,頗得葉向高的照顧。

但是,他卻不像他名字那麼忠貞,明裏,他是東林大佬葉向高的弟子,應該算是東林黨人,但是,暗裏他卻倒向了閹黨兵部尚書張鳴鶴,而且還和魏忠賢的幹兒子徐大化打的火熱,從而博取魏公公的歡心。

他這會兒是在東林黨和閹黨之間左右逢源,所以,遼東之事皆由他一個人了算,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可惜,他是那種典型的眼高手低,紙上談兵型統帥,著實令人放心不下,所以,內閣大學士劉一燝向啟建議重新啟用熊廷弼經略遼東。

這個時候的啟剛剛繼位,倒還沒悶頭去做他的木匠活,偶爾他還是跑出來聽聽朝臣建議的,對於劉一燝重新啟用熊廷弼的建議他深以為然,於是熊廷弼又重新踏上了經略遼東的道路,啟為了給他表示對他的重視甚至還給他配了五千京營屯衛,以壯聲威。

可惜,這個時候朝堂隻是已經不是啟了算了,而是東林黨和閹黨了算。

王化貞是在東林黨和閹黨之間左右逢源,頗為驕縱,他認為自己就能把建奴擊敗,對熊廷弼的到來他是頗為反感的,所以,他暗地裏疏通了一下,請閹黨對熊廷弼的任命做了手腳。

而熊廷弼卻僅僅和東林黨搞好了關係,跟閹黨,那簡直是死對頭,閹黨認為,能搞他一下,自然要搞他一下,這會兒啟已經下旨了,熊廷弼已經是遼東經略了,這個不好做手腳,做了手腳啟肯定會知道,怎辦呢?

這個自然難不倒內鬥內行的閹黨,既然經略改不了了,那就給他加點東西唄,於是乎到了熊廷弼手裏的任命變成了駐守山海關,經略遼東軍務。

這任命就有點奇葩了,又駐守山海關,又經略遼東軍務,怎麼經略,這意思就是讓他待在山海關遙控指揮?

熊廷弼還沒感覺出這裏麵的彎彎道道來,他率領五千京營屯衛往山海關一紮,便開始遙控指揮了。

王化貞就是不想讓他指手畫腳才請人出手把他釘山海關呢,熊廷弼能遙控的了他嗎?

這個自然是不可能的,他壓根不聽熊廷弼的,熊廷弼的命令,他就當是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