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存學(三十)(1 / 2)

情感之路(五百七五):社會生存學(三十)

這一段時間經濟危機,它真真正正的“烤”了大小企業一把,也烤了銀行金融,房地產等等行業,應該說,寒冬的到來,是有點慘裂的,也有點難挨過冬。也許,在中國的環境中,我們更希望的是,一種能夠寬容的環境,容許失敗,容許犯錯誤,容許成長壯大的過程。畢竟,我們任何人都不是神人,不是聖人,從小到從,都需要一個鍛煉,成長的過程,我們需要這種能夠有成長空間的環境。而且,還需要足夠的信任,默默在背後,做支持的工作。

但看得出來,至少目前為止,在我們周圍的環境,我們還是想聽到成功故事的居多,我們更願意接受已經成功的例子,隻要成功了,隻要賺到錢了,則什麼過程都是簡單的,理所當然的,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對的,這人也變身為聰明人,能人,牛人。但倘若不成功了,失魂落泊的,在黑暗中摸索著前進,則一切的一切,都是失敗的,不可以理喻的,不能夠寬容去理解對待的,等等。也許對於中國人而言,我們之前窮怕了,餓急了,而現在呢,又是缺乏安全保障,沒有社會的福利可以依托,因此,靠不了關係,就隻能靠自己了。所以人人都有一種浮燥的“富貴病”,太需要有更多更好更快的成功故事,賺大錢賺快錢的秘訣,來刺激一下本來已經很自卑的虛榮心了。

是什麼會讓我們的社會,表現出這樣的一種浮燥的現狀,答曰:是因為我們過於心急的追求,一夜暴富,不擇手段賺一把的小聰明,缺乏最起碼的誠信,廉恥感。一句話,刑不上士大夫,禮不下庶人,違法犯罪的成本太低了。

其實在社會上,機會是等不來了。一譚死水,則一點生機都沒有,但隻要動一動,運了就好,在運動中,才能夠尋找到戰機,在運動中學習,消滅困難。“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種寬容的環境,一種可以承受失敗的心態,則當汙水,濁水衝走之後,才能夠源源不斷的,流出清水來。這一段時間,有點難挨,心裏上也難受,天天早上想啊想,不知還有什麼好辦法。看來有時候,挫折,它也是挺鍛煉人的心態的,在現實中,不管你好麵子也好,不好意思都好,它會一點一點的,磨練著你的心態,心誌,而改變得寵辱不驚,讓你堅強起來,最主要的,把人的能力,訓練出來了。慢慢的也習慣了,總有辦法解決困難問題的,水來土掩,兵來將擋,沒什麼大不了的。

原來在社會上,人跟人的差異,不是在技能上,而是在於人的心裏素質上。人在社會上生存,有兩種階段,是最難挨的。一是在自己沒有成功前,在摸索中,在奮鬥中,這個時候,你不知道自己走的方向,是對是錯,是取是舍,是得是失,是抓緊,還是應該放手,應該何去何從,敢問路在何方?沒有標準答案。二是在這一過程中,遇到看不懂的事情,現象,嚴重的打擊了人的自信心。因為你讀不懂,到底是這個社會目前,暫時存在的錯誤現象?還是自己,真的已經跟社會現實脫節?而應該改變。相信在這個時候,處理不好,它會嚴重的幹擾了你的思維方式,壓抑了行動上的積極性,進而也就影響了人的攀登之路。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當然了,存在的,有可能也隻是暫時的合理罷了。在社會上,我們也應該相信,人跟人的路是不相同的,有時候真的隻是暫時的現象,我們應該更多的相信自己,堅持的走好自己的路。

正如在社會上,有民族歌曲,跟流行歌曲的風格不同。有意思的是,在現狀,在當時,流行的歌曲,現代的,比起民族歌曲,古典的,大家更受歡迎是前者,無處不在唱,人人會唱,每逢重大節目必唱,很容易引起共鳴,好象不知道的,反而就成了落伍的感覺,不趕潮流了。但是,隻要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當人們的熱點,已經轉向了另一首新的流行歌曲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誰還好意思唱那以前所謂的“流行歌曲”呢,相信你唱出來,都容易引起別人發笑了,說你太土了。

而有意思的是,民族歌曲相比較起來,它沒有那麼的激情,澎湃,興奮,它更多的象親情那般的溫暖,慢慢的溶入人的血液中,跟你有某種的血緣關係,那般的親密。如果說流行歌曲是激情萬丈,雄心壯誌,那麼民族歌曲則更象是和風細雨,細水長流,潺潺溪水。也許這樣的對比,我們終於有點明白,為什麼流行的東西,通俗的東西,它們總是暫時的,曾經的輝煌過;而民族的東西,它卻是永久的,長流不息。特別有意思的是,當作為一個國家出國訪問演出的時候,往往更多的演唱代表,更受歡迎的,還是那些民族的東西,而流行的,往往排不上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流行的東西,畢竟還沒有經過時間的檢驗,比較俗,甚至說不定,當初就是從人家那邊,流傳過來的呢!所以搞不好弄出個“班門弄斧”呢。而因為是本民族的東西,則別人圖的就是一個新鮮感,沒有看過,更有興趣去了解,理解你的文化,文明。民族的東西,一舉一動,它就是一種全世界通用語言,不需要過多的言語,但人們隻要接觸了,看到了,就能夠讀得懂,人跟人的交流,更多的,還是心靈深處的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