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學藝(3 / 3)

大哥劉武今年已十八了,府衙已經來人要求服兵役了。今兒就走,要在軍營裏待三年,現在的在位的皇帝是曆史上聞名的搶了自己侄兒皇位的明成祖朱棣,他之後是自己的長子明仁宗朱高熾,然後與自己的兒子共同開啟了曆史上有名的“仁宣之治”。大體說來還算滿平穩豐裕的年代,劉武當兵倒沒什麼危險。芳兒心中暗想。

二哥劉文十六歲,已經回家幫父親的忙,幫忙料理家裏的莊稼,帶著家裏的長工下地幹活了。

芳姐兒已經九歲了,還在很用心地隨吳明鬆學廚,早晨劈一個時辰的柴,再隨著師傅養一個時辰的氣,然後再隨師傅認識各種食材與中藥的藥性,另外,點心製作芳姐兒學的最好,高明鬆都誇讚道“心靈手巧,不俗。”。餘下的時間看看書,練練字,要不就隨母親做做刺繡,晚上睡覺的時辰,芳姐兒都用打坐來替代了。

芳姐兒這養氣的功夫也是隨吳明鬆學的,屬於一種內家功夫,也就是內功。當初一聽師傅會內功,芳姐兒大喜,就開始了內功地學習。被吳明鬆要求不許外漏,否則門規處置。

由於今兒個,武哥兒要參軍,劈完柴後,大家早早地回去了。

回到家,劉氏替武哥兒收拾要帶的東西,軍營的公差下午才到,吳明鬆與芳姐兒在廚房忙乎了一上午,弄了幾個菜為武哥兒餞行,隻見桌上——酸黃菜、燒蘿卜、肉丁辣醬、炒肉絲兒、炒肉片、燴酸菜、燴白菜、燴豌豆、燜扁豆、氽毛豆,外加醃苤藍絲兒,盤兒碟兒放滿了一桌。

大家熱鬧又有絲傷感地吃完飯,劉強塞給來家的公差五兩銀子,拜托公差的照顧。武哥兒就被公差領走了。

芳姐兒這是來到明朝後,第一次與家裏人分開,有些許傷感,便去自個兒養氣去了,想不到的是,這方法竟然有清心淩神的功效,芳姐兒大喜,遂更加用功,進步也更加神速。

日子一天天過去。

芳姐兒發現了師傅吳明鬆的一個秘密。

就是吳明鬆的那個盛放食材的半大簍子,裝的東西遠比它本身顯示的體積大多了。

吳明鬆就告訴了芳姐兒,這個簍子是自己師傅的師傅那輩人傳下的,年代已經很是久遠了,也記不起是哪輩人傳下的寶貝。這個簍子看著隻有菜籃子般大小,其實可以裝下小山那般多的東西,並且放置在內的食材永遠不會變質,甚至冰塊放在裏麵也不會融化。除非擁有人願意,外人實難發現其中的奧秘。

芳姐兒笑嘻嘻道“師傅,那您老人家是打算傳給徒兒嘍。”

“那可指不定,如果姐兒廚藝學得不好,老朽可舍不得哦。”吳明鬆裝樣地說笑著。

“師傅,徒弟知道了,自會萬分努力,不辜負師傅的厚望。”芳姐兒豈會不知吳明鬆一番暗含激勵的苦心。

“對了,師傅,咱們門派叫什麼?您老人家都沒有告訴過弟子。”芳姐兒對神秘師傅的來曆很是好奇,趁著師傅心情不錯,就問了出來。

“這事兒,姐兒還小,等芳兒滿十五歲,成人後,師傅再告訴芳兒吧。到時,師傅還有些事兒讓芳兒去做呢。芳兒,好不好?”吳明鬆自是知道自個兒的徒弟聰慧過人,於是用著商量的語氣,滿含期待的希望芳兒答應下來。

“好啊,師傅。”芳姐兒知道師傅不會害自個兒的,點頭應承了下來。

其實芳姐兒心想,自己隻是看起來是孩子,論心智自信也不是那種會被人輕易賣掉的人,不是。

芳姐兒滿心期待著在古代好好旅遊一番的日子快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