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
90年來黨的發展曆程告訴我們,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是行動上銳意進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統一是全黨步調一致的重要保證。中國共產黨人堅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堅信馬克思主義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豐富和發展,從來不把馬克思主義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條。馬克思主義,理論源泉是實踐,發展依據是實踐,檢驗標準也是實踐。任何固守本本、漠視實踐、超越或落後於實際生活的做法都不會得到成功。在曆史上的一些時期,我們曾經犯過錯誤甚至遇到嚴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於當時的指導思想脫離了中國實際。我們黨能夠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糾正錯誤,在挫折中奮起,繼續勝利前進,根本原因就在於重新恢複和堅持貫徹了實事求是。這方麵的經驗教訓,我們黨在《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和《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中進行了係統總結,我們必須牢牢記取。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黨和人民的實踐是不斷前進的,指導這種實踐的理論也要不斷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將在黨和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必將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不斷完善。這一過程必將為理論創新開辟廣闊前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堅持馬克思主義,關鍵是要及時回答實踐提出的新課題,為實踐提供科學指導。我們要準確把握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深入研究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及時總結黨領導人民創造的新鮮經驗,重點抓住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作出新的理論概括,永葆科學理論的旺盛生命力。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這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
我們必須按照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要求,抓緊學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全體黨員、幹部都要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深入學習和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深入學習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牢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真正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業。全黨同誌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都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堅定理想信念,增強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咬定青山不放鬆,真正做到堅定不移、矢誌不渝。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把各方麵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
90年來黨的發展曆程告訴我們,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是我們黨性質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我們黨除了人民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我們黨堅持這個崇高原則,為一切忠於人民、紮根人民、奉獻人民的人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寬廣舞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寬廣,中華民族能不能實現偉大複興,要看能不能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讓各方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施展才華。
我們要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氣魄,廣開進賢之路,把各方麵優秀幹部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要堅持把幹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選拔任用那些政治堅定、有真才實學、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幹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要堅持憑實績使用幹部,讓能幹事者有機會、幹成事者有舞台,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鑽營者得利,讓所有優秀幹部都能為黨和人民貢獻力量。
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年輕幹部,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繼往開來、薪火相傳的根本大計。年輕幹部要承擔起事業重任,必須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做到忠誠黨的事業、心係人民群眾、專心做好工作、不斷完善自己。廣大年輕幹部要自覺到艱苦地區、複雜環境、關鍵崗位砥礪品質、錘煉作風、增長才幹。經過艱苦複雜環境磨練、重大鬥爭考驗、實踐證明優秀、有培養前途的大批年輕幹部能夠不斷湧現出來,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全黨同誌和全社會都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重大方針,牢固樹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觀念,敢為事業用人才,讓各類人才都擁有廣闊的創業平台、發展空間,使每個人都成為對祖國、對人民、對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別是要抓緊培養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麵。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
90年來黨的發展曆程告訴我們,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全黨同誌必須牢記,密切聯係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使我們的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拜人民為師,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紮根於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
要高度重視並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隻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隻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各級黨政機關和幹部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要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幹部的基礎陣地,引導幹部在同群眾朝夕相處中增進對群眾的思想感情、增強服務群眾本領。
要把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任務和基層幹部的基本職責,使基層黨組織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鬥堡壘。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90年來黨的發展曆程告訴我們,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係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我們黨對長期執政條件下滋生腐敗的嚴重性和危險性,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都要反對腐敗,認識是清醒的。我們黨旗幟鮮明、一以貫之反對腐敗,反腐倡廉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明顯進展,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
如果腐敗得不到有效懲治,黨就會喪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全黨必須警鍾長鳴,充分認識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建設,堅定不移把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
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牢記,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隻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行使權力就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決不能把權力變成牟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各級幹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堅持用製度管權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製,不斷推進黨的建設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
90年來黨的發展曆程告訴我們,建設好、管理好一個有幾千萬黨員的大黨,製度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必須始終把製度建設貫穿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之中,堅持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繼承傳統、大膽創新,構建內容協調、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製度體係。
推進黨的製度建設,要堅持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製為核心,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製度,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發展黨內民主,積極穩妥推進黨務公開,保障黨員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完善黨代表大會製度和黨內選舉製度,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製,保障黨的團結統一,增強黨的創造活力,堅決克服違反民主集中製原則的個人獨斷專行和軟弱渙散現象。全黨同誌都要牢固樹立法律麵前人人平等、製度麵前沒有特權、製度約束沒有例外的觀念,認真學習製度,嚴格執行製度,自覺維護製度。
總之,隻要全黨同誌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黨的建設,我們黨就一定能夠更好把握曆史大勢、勇立時代潮頭、引領社會進步。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勇敢擔當起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繼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程,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麵推向前進。
麵向未來,全黨同誌必須牢記,我國過去3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我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由之路。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製約科學發展的體製機製障礙躲不開、繞不過,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信心、砥礪勇氣,堅持不懈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奮力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找準深化改革開放的突破口,明確深化改革開放的重點,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繼續推進經濟體製、政治體製、文化體製、社會體製改革創新,繼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繼續推動我國社會主義製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製機製弊端,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強大動力。
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繼續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堅定不移走科學發展道路。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隻有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發展繁榮的強大物質基礎,才能築牢全國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強大物質基礎,才能築牢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強大物質基礎。改革開放30
多年來,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社會生產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這是我國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國際地位大幅度提升的根本原因。今後,我們必須繼續牢牢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決不能有絲毫動搖。
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黨是以中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登上曆史舞台的。黨的一切奮鬥,歸根到底都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我們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發展仍然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牢牢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我們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的關鍵所在,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也是對我們民族自強能力的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