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科他[1]的西部大草原上,有一個叫埃奇利的小鎮,一個接近文明的小鎮——“文明”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詞彙,它意味著某些人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埃奇利人過著好日子,小鎮裏建了近十七座木頭房子,其間還有一所學校、一間教堂、一家商店和一個鐵匠鋪子。人們從前門可以上街,從後門可以直接踏進廣闊的草原,這也是住在附近的農家小姑娘閃閃能夠輕鬆步行去學校的原因。

閃閃是個漂亮的小姑娘,長著漂亮的紅臉蛋,圓圓的大眼睛有著讓人微笑的魅力。她留著蓬鬆的長發,很容易纏在一起,所以媽媽過去常用一根寬大的發帶幫她把頭發紮到後麵去。上學時,她會穿白棉布襯裙;想要“打扮”或“臭美”時,她會換上方格子花布裙。因為怕被太陽曬出斑來,她經常戴著一頂太陽帽,是和裙子一個材料的。

閃閃最親密的夥伴是一個叫胖胖的小男孩,胖胖是獨生子,有個在學校教書、經常倦容滿麵的媽媽。胖胖和閃閃差不多大,卻沒她高沒她瘦,而是胖墩墩的;他的小圓腦袋上頭發剪得短短的,經常穿著及腰襯衫和“燈籠褲”,後腦勺蓋著寬大的草帽。胖胖長著一張“不苟言笑”的臉,大人在身邊時,他幾乎不說什麼,不過跟閃閃單獨玩耍時,他那張小嘴可能說了。

哈,周六學校舉辦野餐啦,閃閃和胖胖都參加了。達科他大草原上連一棵可以遮陽的樹都沒有;水也同樣稀缺,隻有往地下鑽很深很深的洞才有水,你可能要奇怪了,這種環境下,人們去哪裏野餐呢。其實呀,距離小鎮三英裏的地方有一條小水流(當地人稱之為“小河”,其實充其量也就算一條小溪),流水裹著泥土,緩緩淌過草原,有道路橫跨的地方還建了一座平坦的橋。從橋上爬下河岸,你會發現木橋下藏著一塊陰涼的好地方,這裏就是野餐的地方。

整個村子裏的人都來了,他們天亮後就早早出發,趕著馬車,帶著一籃一籃好吃的,很快就到了木橋。

橋底下很大,足夠大家舒舒服服地乘個涼,於是他們從馬背上卸下鞍囊,挎上餐籃去了河岸,開始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閃閃和胖胖卻沒那麼在意橋下的陰涼,這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陌生的地盤,所以他們決定去探索探索,看看有沒有特別之處。兩個孩子連聲招呼也沒打,就手牽著手,一路小跑過了橋,來到橋那頭的平原上。

地麵並不平坦,而是起起伏伏的,好像海洋裏的大波浪似的,小女孩和小男孩翻過第一波“浪尖”,也就是小山包,河那邊的人就完全看不到他們了。

第一個山穀什麼也沒有,隻能看見草,那邊還有一個山包,於是他們一直走一直走,又爬上了第二個山包,這時映入他們眼簾的——是西部草原最奇特的景色。

“這是什麼?”胖胖好奇地問。

“啊!是草原土撥鼠[2]小鎮吧!”閃閃說。

譯注:

[1]達科他:美國過去一地區名,現分為南、北達科他州。

[2]草原土撥鼠:是一種地麵鬆鼠,是非常社會性的動物,擅長挖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