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海之災(1 / 2)

輪船終於從美國駛航,載著一批槍/支/彈/藥和兩百多名留洋生返回中國。輪船噸位很輕,而且還是退役後,再次利用的,因而這次任務也是比較簡單的。船上的人員除了有船長、水手、保安人員一百多名外,就隻有剩這些留洋生了,他們是國家五年前派到國外學習洋人先進技術的熱血青年。這兩百多名熱血青年裏,大概有八層都是出於無奈,頂多兩層是出於對國破家亡的悲憤,而投身其中,想著日後學業有成,能為靡靡不振的國家出力。

車千秋就是八層中出於無奈才出國學習的學生,民國時期老百姓都把留洋看作流放,根本就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車千秋雖然不願流放國外,但他也沒有辦法,不能像那些有錢家裏的孩子一樣,可以拿錢出來將事情擺平。

離開了養育自己二十多年的父母,現在終於回國了,他非常興奮,可內心還是有點忐忑,因為他並非學成歸來。他來留洋選學的是哲學,他認為哲學與其它學科相較之下,是最容易的一門,隻要能把事情吹圓通了,便是哲學索求。

由於是被迫無奈才留洋的,所以他壓根也沒打算回國報效,在海外這五年,他整天擠時間出去跟一幫洋朋友吃喝玩樂,在這期間他愛上了一種搏擊術——拳擊。雖然是中國人,但他並不喜歡中國功夫,因為他比較懶,練中國的功夫太費時間,並且沒個十年八年的難有成就。拳擊就不同了,省時省力,而且快準狠,簡單實用。

坐在歸國的船上,車千秋內心產生了巨大的空虛感,他終於有時間靜下來,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了。小時候,他總覺得自己長大後,一定會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至於到底有多厲害,他也不能具體形容,總之很厲害就是。可現在長大了,國家/內/亂,時局日日在變化,他也沒有了理想,隻要自己能苟且偷安便可以,他不想大富大貴,隻想平平庸庸開開心心的過完這一生,因為他知道亂世求富貴,危險性是非常大的。他明白自己不是個膽大包天的人,無法在亂世稱雄。

輪船在海上航行了數天,這幾天內,學生中最無聊的莫過於車千秋,他是學哲學的,費話比其它學生要多,可其他學生卻不願跟他多說話,因為他們瞧不起車千秋,若準確說來,他們是瞧不起車千秋的專業,所以連帶車千秋也一塊瞧不起了。

車千秋卻不以為然,自從學了哲學之後,他對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就是即時行樂。因為他覺得,身在亂世中,不論你做什麼都有可能是錯的,所以什麼都不做最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車千秋跟其他學生們一起住在船倉的最低層,沒事的時候,保安的士兵們不許他們來船板上,因為這些士兵看到他們就煩,總感覺讀書人太過卑鄙,不願與他們為伍。

車千秋是個耐不住寂寞的人,這幾天來,那些官兵整日喝酒吃肉,打牌賭/錢,擾著他心裏十分難受,想上去做個觀眾,是他目前最大的樂事。

車千秋一個人來到了船板上,士兵見到後,阻止他出來瞎逛。他從口袋裏掏出一包外國煙,遞給士兵,說這包外國煙非常的貴,自己一直舍不得抽,現在送給他。士兵不識貨,見到煙上看不懂的英文,相信是個好東西。

國內崇洋媚外的風氣十分重,總認為洋人的東西都是好的,甚至連洋人放的屁也認為是香的。士兵收了車千秋的洋煙後,就跟他打聽起了在國外生活的種種。車千秋跟他講了很多在國內人聽來匪夷所思的事情,士兵見車千秋是個有趣的小子,漸漸的跟他熟悉起來。

車千秋問士兵,“咱什麼時候才能到家?”士兵說,“最少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