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大結局(1 / 2)

司空桓很快被人救出,司空丞相也被人迅速的控製住,但是,因為年紀已經老邁,而且受傷嚴重,司空丞相落入官兵手中不久就因為失血過多死去,一代權臣落了個不得善終的結局。

朝廷的人馬,還有夏承郢的先鋒部隊,以及民間起義力量,卷入到了朝廷這一場廝殺當中,夏承郢後續的人馬也已經不斷地趕到,更多的兵馬加入到了這場血腥的鬥爭之中,往年的京城應該是春光無限的,但是,如今的京城雖然正值春季,卻是慘不忍睹,灰蒙陰霾,處處血流成河,死屍累累。

在這場戰鬥當中,夏承郢明顯占了優勢,很快把整個局麵控製住了,在二皇子的協助之下,波及的百姓也陸續的平定了下來,被安撫住了。

叛亂的軍官們紛紛放下了武器歸降,從先前的隱忍蓄勢到如今的艱難舉事,足足經曆了五六年之久,真正應了馮尚書當初說的那句話,太子登基之後,不到五年,天下必亂,現在距離天子登基已經過去了五年,皇帝已經死於非命,夏承郢也扭轉了局勢,天下換了麵貌一般。

在百官和眾將士的擁戴之下,夏承郢登基為王,並且下令迅速整頓朝廷內外的一切,讓天下人都安居樂業,富足安寧。而馮綰從先前的亂黨餘孽,走上了皇後的尊貴地位,母儀天下,讓人驚歎不已。

司空桓醒過來之後,已經是半個月後的事情,二皇子向他訴說了當今天下的形勢以及司空丞相以及死去的事情,司空桓神情悲切,說道,“我早知道是如今的結局,跟我想的絲毫不差,隻要,天下黎民百姓有安寧棲身之所,這就足夠。”那種哀痛叫人不忍。

二皇子便無限感慨說道,“司空公子,你能夠潔身自好,這天下也應該念你的一份功勞才是。”

“那些都不是重要的。”司空桓淡淡說道,“重要的是現在,我已經完全心安了,什麼都可以放下。”

“不知你有何打算,以公子您的才華,身份又如此特殊,應該可以在朝廷大顯身手,這件事情我可以代勞,親自跟皇上提說。”二皇子懇切的說道。

司空桓斷然拒絕,“經曆這一切之後,我已無心朝政,隻想找一個地方遠離一切,平靜的生活下去,母親已經走了,父親也已經走了,我應該履行自的諾言,把母親和父親安葬在同一個地方,然後,守著他們,過完此生。”

“司空公子,您又何必如此,您這一走對朝廷來說,可是莫大的損失。”二皇子勸說他,“不管什麼事情,都可以過去的,公子,你又何必想得如此嚴重?”

“我決心已定。”司空桓說道,“不必再挽留,隻願有生之年,還能有幸再見二皇子。二皇子,你多年來目光如炬,心如明鏡,在西華山蓄勢待發,暗中匡扶三皇子一臂之力,這些,司空桓看在眼裏,是我遠遠不能相比的。朝廷有二皇子這樣的棟梁之材,萬無一失。”

二皇子心中萬般不舍,司空桓不但是位至交好友,也是一位知己,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他怎麼舍得司空桓如此輕易的離去?可是他也知道司空桓內心的痛楚,司空丞相死了,身為兒子的他,又怎麼能夠安心在這朝廷之上做事呢?所以二皇子不得不情願的開口,說道,“司空公子,請多多珍重。”

皇後的冊封典禮前一日,夏承郢來到馮綰寢宮,說道,“明日便是皇後冊封大典,我要讓你站在世人麵前,讓所有人都敬拜,也讓天下人都知道馮家是冤枉的,我會替馮家平反冤屈。”

“多謝皇上。”馮綰低頭,“在那之前,我想去見一個人。”

夏承郢不假思索,“你是要應該去見一見的,我想,我也應該去見一見他。”

馮綰一驚,“皇上,您知道我說的是誰?”

“司空桓。”夏承郢看著她,“怎麼,難道我說錯了嗎?”

“皇上不要誤會。”馮綰解釋道。

夏承郢握住她的手,“我相信你我之間今後不會再有任何誤會了。”

皇城之外,長長古道,馬車緩緩走來,車上坐著的是司空桓和韓彩琴,帶著的是司空夫人和司空丞相火化之後的骨灰。

當初司空丞相死後,遺體被軍官火燒以泄憤,但是,二皇子忽然想到司空桓,於是跟皇上說情,將司空丞相的骨灰,交給司空桓自行處理,不管如何,這次破宮,司空桓也是有功。夏承郢猶豫了很久很久,終於還是答應了。

馬車緩緩停下,車夫跳下,伸手拉開簾子,司空桓向外一看,馮綰跟夏承郢站在路口,像是送行的樣子。

這樣的情景,讓司空桓跟馮綰一下子想起了當初馮綰從京城出發向西北而去的時候,司空桓也是這樣站在路邊等著馮綰,誠心誠意向她訣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