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位於膠東半島的一所海軍院校悄然接受了一個嶄新的專業訓練任務,由此組成了新的“特種技術學校”。隨即,國家用巨額外彙購進幾種型號的“特種技術”武器,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被優先運到這裏,用於教學和科研。學校的禁區也在軍地雙方共同協商下劃定完成。這一切,都給這個綠樹掩映下的校園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鬥轉星移。隨著時代的變遷,當年那個新專業所傳授的“特種技術”武器,人們已經從戰爭風雲中領略到它的威力,它就是被稱為“海防利劍”的反艦導彈。當年的那所神秘的院校,經過幾代人的勵精圖治,頑強拚搏,今天也以嶄新的麵貌崛起在世人麵前,她就是身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之一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這所探究航空和導彈技術的軍事院校,坐落在風光秀麗、氣候宜人的沿海開放城市——山東省煙台市。幾十年來,一批又一批海防建設的主力軍,就在這裏刻苦磨煉,砥礪成才,奔赴祖國的萬裏海疆。
創建於1950年的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批組建的軍事學府之一,經過45年的建設和發展,學院已由建校初期的初級炮兵學校發展成為今天以培養航空工程、導彈工程技術軍官為主的多層次、綜合性高等軍事院校,在海軍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學院現設1個基礎部、6個專業、及其他輔助教學單位。設有研究生、本科生、大專生、中專生4個層次,航空、導彈、靶場測量、岸炮、飛行基礎5大類,54個專業班次共500多門課程。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員隊伍中湧現出了全國教育係統勞動模範、全國高等學校先進工作者、總政治部和國家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軍和海軍優秀教員以及海軍科技幹部標兵等一批佼佼者。有些學科的教學和科研水平,達到了學科先進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