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武王伐紂”故事的人都知道,《封神榜》裏的周武王得到了神仙的幫助,去討伐當時的商朝暴君“紂王”,將百姓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了出來。神話裏的故事都是很精彩的,那曆史上的周武王是在哪裏與紂王決戰的呢?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探知那場決定周武王勝利的牧野之戰吧。
商紂王真的很殘暴嗎?
在3000多年前,商朝屬下有一個小部落叫做“周”。在部落首領姬發的帶領下,“周”一天天強大起來,人們都管他叫“周武王”。姬發見商朝的君主紂王貪戀美色,不理朝政,殘害忠臣,魚肉百姓,就帶著軍隊來到距離首都朝歌不遠的牧野,準備討伐暴君商紂王,讓百姓脫離苦海,過上安定的生活。
這時候,紂王還在國都朝歌飲酒作樂。突然聽到臣子姬發要攻打自己的消息,便害怕起來,匆匆忙忙召集貴族大臣們商量怎麼去打仗。可是,紂王的大部分軍隊都在很遠的地方打仗,根本回不來,他的心裏非常著急,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將被關押的犯人和被欺壓的老百姓組成臨時的軍隊去應戰。
這些犯人和百姓受盡紂王的虐待,又怎麼會心甘情願地幫他打仗呢?當他們在牧野見到姬發的軍隊時,就像見了救星一樣,轉頭幫助姬發的軍隊一起攻擊紂王。結果可想而知,紂王在牧野大戰中輸得很慘。他狼狽地逃回朝歌,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燒死了。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紂”。
選個決戰的好地方
周武王在攻打商紂王前,想過很多問題。例如,怎麼攻打才能快一點打到紂王的朝歌去呢?想來想去,他認為牧野是個決戰的好地方。
一是因為牧野離商紂王的朝歌比較近。商紂王聽說周的軍隊到了牧野,一定會又害怕,又慌亂。還有一點就是,牧野地勢比較平坦,很適合戰車開來開去,可以讓周武王帶的步兵和戰車互相配合作戰。周武王從小就跟自己的父親學習兵法,練就了一身好本事,他比較喜歡用戰車打仗,所以在牧野開戰對他是十分有利的。
決戰的地方,誰也說不清
牧野之戰是曆史上一場有名的戰爭,但是,對於牧野之戰的確切地點,卻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
很多人比較認可郭沫若先生的說法——“牧野在河南淇縣南七十裏的地方”。宋朝大學問家朱熹的《詩集傳》中和我國第一部曆史文獻《尚書》中,有關牧野之戰的資料都和郭沫若的說法比較接近,而且,郭沫若是一位非常嚴謹的曆史學家,所以他的看法應該比較可靠。
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周武王是在呂尚的幫助下打敗商紂王的,呂尚就是《封神榜》中那個神通廣大的老爺爺薑子牙。
呂尚在周朝做過太師,很多人稱呼他為“師尚父”,所以就有了“呂尚”這個名字。呂尚是個有智慧的人,他誌向遠大,但懷才不遇,失意之下,便經常在河塘邊釣魚。但是有一天他在釣魚時碰上了周武王,並且做了周朝的太師。你說周武王算不算是薑太公“釣”上來的一條“大魚”呢?所以,後來就有了這句廣為人知的歇後語: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