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滿載著酸甜苦辣的複雜過程,在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大影響孩子成長的環境因素中,家庭和社會是孩子病根的發源地,而學校則是孩子病象的顯現地。由此可見,家長的教育好比根的培育。因此,教育家哈巴特說:“一個父母勝過一百個校長。”
家庭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整個教育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教育孩子是每位做父母的義務,也是一件關係國家“百年大計”的大事情。同時,家庭教育也已經成為一門科學。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家長首先要掌握兒童心理特點,按兒童心理發展的水平采取各種教育措施。目前,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長沒有真正按教育規律去做,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客觀規律了解不多,沒有認真去研究如何為孩子打好智能基本功,如何開發孩子們的潛能,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讓孩子學會學習,讓孩子學會做人,學會處事。所以,我們認為,知識的學習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的唯一的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通過知識的學習培養兒童較高的智商和情商,從而促進兒童素質的全麵發展。
怎樣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這是一個備受家長關注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每一位家長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說起自己的教子經總是頭頭是道!但是有一個事實不得不麵對,那就是很多家長盡管懷著宏大誌願,而且自認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最好的,然而,他們卻不一定能培養出出類拔萃的好孩子。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父母意識中的所謂的教子經驗,並不是科學的教育方法。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方法才是最科學的呢?這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因為家長與家長不盡相同,孩子與孩子也千差萬別。所以,教育方法要因人而異。
作者編著的這本家庭教育材料,是一本可讀性較強,具有可操作性的家庭教育專著。這本書吸收了近年來心理學在家庭教育方麵的科研成果,以讓孩子學會學習、開發兒童的智商和情商為主線,詳細地介紹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家庭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本書的出版,既可以滿足許多家庭教育子女的實際需要,為家教提供一本較好的指導書,也為辦好家長學校提供一本實用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師範院校學生的學習參考書。期望各位家長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能領悟出更多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在身心和德、智、體、美諸方麵得到全麵而協調的發展。
編者
2009年3月於河南焦作職工醫學院
焦作睿傑社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