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偶遇南俠(1 / 2)

東風知我欲山遊,吹斷簷間積雨聲。

瓊花觀作為千年古道觀,曆經興衰滄桑,作為揚州著名道觀,始終享有崇高的地位。瓊花觀裏有花名為瓊花,瓊花又稱聚八仙、蝴蝶花,自古以來有“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的美譽。它以淡雅的風姿和獨特的風韻,以及種種富有傳奇浪漫色彩的傳說和逸聞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愛和文人墨客的不絕讚賞。

此時就有位少年,在瓊花觀裏,站在瓊花前,欣賞如此獨特的仙花。一陣失神間,回想起昨晚在江上救起的三位姑娘,倒是有些牽掛。不知道,她們現在怎麼樣了,自己陪她們到天亮,在她們還未醒時,就獨自離去了……

少年想著自己的心事,卻不知道有人早已經盯上了他。

“兄弟,你真的確定他手裏的劍,是柄寶劍嗎?”一個看上去尖嘴猴腮的中年人問道。

“相信兄弟,你看我什麼時候看走眼的,那小子手裏的寶劍,肯定有名堂,能弄到手,我們就不愁下半生了。”另一個人說道,隨即發出奸詐的笑聲,仿佛寶劍已經到手了一樣!

“那現在,怎麼辦?這小子看起來也是練家子的,可不是那麼容易收拾的!”

“明的不行,來暗的啊。憑我們倆暗的肯定也是不行,以保萬無一失,你看這樣,你在這裏盯著,我回去稟報老大,你給我盯好了,看他落腳何處,老大肯定少不了你我的好處!”兩個中年人躲在一角落商量著,隨即一個人悄無聲息離開了瓊花觀。

“這位施主,我看你在這佇立許久,看來也是愛花,懂花之善士。”一個道士看上去慈眉善目的模樣,走到少年身邊停下說道。

少年捏花微笑,問道:“道長,何以知曉,在下乃愛花之人?”

“我看施主在這瓊花之前佇立許久,試想施主肯定是位懂花之人,不知道施主可知此花的由來?”道士問道。

“隋煬帝末年天下大亂,農民起義連綿不絕,揚州一夜間突然天生奇花,花序外大內小,大有18個,小有64個,分別象征了18家諸侯和64路煙塵(即小股起義軍)。隋煬帝就是為觀此花而開鑿了大運河。”

少年說完,道士隨即邀請道:“施主果然是懂花之人,貧道算是遇到知音,不知道施主可否願意去道觀內堂一敘?”

“道長邀請,哪有不去之理,道長請!”少年心裏想道:知道此瓊花的由來,估計來此觀花之人,十有八九都知曉,為何單單讚賞我是懂花之人,其中倒是蹊蹺。

少年隨道長步行百步之遙,抬頭見前方有一大殿,匾額上“三元殿”三個大字精光閃閃。道長見少年觀望匾額上的題字,便問道:“施主,可知其中三元所指?”

“道長總是要考我,據我所知,三元是指所祀的天、地、水,道教亦稱三官。”

“道友也是懂道之人啊!”道長改口道。

“道長謬讚!”少年謙虛道。

兩人進入殿中,道長隨即掩門,少年總覺有些好奇,不知這位道士故弄玄虛,目的為何。

“道長,在下可是等您許久了……”

少年隨聲望去,見殿中有一少年,年紀與自己相仿,一表人才,溫文爾雅,俊逸出塵。

“罪過!罪過!是貧道怠慢少俠了!剛才貧道見這位施主有難,設法請他過來,免遭賊人惦記!”道士指著少年說道。

少年迷惑不解,問道:“道長此話從何說起?”

“施主剛才正沉浸在瓊花之間,殊不知,已被這裏的惡霸賊子盯上!”道士見少年還是非常迷惑,直接說道:“施主,手持的可是一柄寶劍?”

少年恍然大悟,明白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連忙抱拳道:“多謝道長,是在下一時疏忽了,敢問道長仙姓?”

“貧道白玉華,不知道友如何稱呼?”

“在下姓楚,名凡星。”

“原來是楚道友,來,貧道給你介紹一位少俠認識,這位少俠,最近在江湖上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白玉華指著身邊的少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