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鍾情於阿琬(2 / 2)

阿根真的犯了難:若拒絕他,於情於理說不過去,簡玉鑫對他們兄妹倆有恩,他真的張不開這個口;不拒絕,就是置阿琬苦等夫君的事實於不顧。最好的辦法就是虛晃一槍,拖一拖再說。於是,說道:“簡書記,這事我不好做主,須征得阿琬的同意才是。”

簡玉鑫是個明白人,聽罷忙說:“說的是,說的是,是該向阿琬講明。”他要阿根不要急著答複他,待和阿琬商議後再說。

阿根沒有將此事告知阿琬。轉天,他專門去隊部和簡玉鑫單獨談。“簡書記,我給你講個故事。十幾年前,阿琬在家鄉成婚,夫婿是她青梅竹馬的夥伴。由於戰亂兩人失散。阿琬苦等夫婿至今。”

簡玉鑫聽罷,方才曉得阿琬是有夫之婦,於是作罷,不好意思道:“就當我沒說,今後莫再提。祝阿琬夫妻早日團聚。”

元宵節一過,村上掀起一股新的勞動熱潮,各工地紛紛開工。

經過春節的休整,民工們體力得以恢複,幹勁倍增。簡玉鑫和阿根商議,抽調部分民工去建“村小”,力爭在新學年到來時,讓適齡兒童入學。

兩人吃住在指揮部,穿梭於各工地之間,現場辦公,解決物資調配和技術等難題。閑下來兩人依舊是無話不說,隻是談工作多了,談阿琬少了。兩人覺得有關阿琬的話題太過敏感,都避免提及。

一天,兩人在工地上生火做飯。簡玉鑫問阿根道:“苦嗎?”不等阿根答話,又道:“可比戰爭年代強多了。那時行軍打仗,休息時埋鍋造飯,不等飯熟,開拔的命令就來了,戰士們在飯盒裏裝上半生不熟的飯,一邊行軍,一邊吃夾生飯。”

阿根沒有當兵的體驗,很是好奇,像一個小學生一般問這問那。

阿根想起除夕那晚的話頭,問簡玉鑫道:“聽說早年您參加了國民黨軍隊。您是怎樣脫離舊軍隊,參加革命的?”

簡玉鑫略微沉吟,道:“說來話長,得從抗戰爆發那年說起。”說著,發現煮麵的鍋沸了,忙停止講話,將蓋子掀開。繼續道:“八、一三,上海戰事驟起,我所在的部隊被派往淞滬前線。在途經蘇南時,隊伍在一個小鎮上休整。官長染上風寒,到鎮上一黃姓人家開的中醫診所瞧病,偶遇人家閨女,見人起意,非要人將女兒許配給他。老中醫不從,他竟派兵士深夜搶親。不得已,老中醫交出女兒,並提出讓夥計同行。那夥計在車上行刺,殺死同車的匪軍官,我是司機,助他倆逃脫。從此脫離反動軍隊。”

阿根聽著,心中不覺劇烈震顫,忙問:“你說什麼?”同時心下想: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奇的事?他講的分明就是阿琬的故事啊。於是,不等簡玉鑫回答,又問:“你們休整的那個鎮子叫什麼?”

簡玉鑫答道:“一走一過,我也沒打聽。”

阿根想了想,又問:“你和那夥計一起逃脫,想必知道他姓甚名誰。”簡玉鑫道:“當然知道,叫阿浦,好像是姓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