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兩個光棍(1 / 1)

簡玉鑫和阿根分任工程正副指揮。工地上設流動工程指揮部,工程修到哪裏,阿根和簡玉鑫就跟到哪裏。

二人吃住在工地上,風餐露宿,哪裏有問題或困難,就把現場辦公會開到哪裏,即時解決。

工地上熱火朝天,最壯觀的當屬三千畝土地平整現場 —— 站在高處俯瞰,民工肩挑人扛,成群結隊,行走在廣袤的土地上,將高處的土壤填埋在低窪處。沒有現代化搬運機械,用最原始的辦法。這力量是偉大的,這偉力來源於解放了的農民所煥發出的巨大政治熱情和改造自然的衝動。

三個月的大會戰轉瞬即逝,人們無暇思考別的,不經意間春節快到了,指揮部的通知下到各工地:停工待命,回家過年。

人們忽而意識到,解放後的第一個春節就要到了。

翻身農民喜不自勝。他們放下工具,洗去征塵,“一定要好好過個年,體驗一下當家做主的豪情,”解放前過年,地主老財加緊催租逼債,窮苦百姓雪上加霜,絲毫無喜悅之感。

工地上寂靜無聲,人們回家辦年貨,準備過年去了。

阿根卻不願回家,他想,康兒由阿琬帶在身旁,在醫務室照顧著,自己回去也是一個人,免不了清冷。他隻在家呆了一上午,吃過午飯,就到隊部找簡玉鑫研究工作去了。

簡玉鑫見到他,開玩笑道:“雖說你我都是光棍,可也不一樣:你有兒子有家庭,阿琬照顧你們爺倆無微不至,不能老陪著我這老光棍,也該回去陪陪阿琬和兒子了。”簡玉鑫說話時,略帶鼻音,間或伴有咳嗽,想他是這些日子操勞過度,染上風寒。

阿根聽罷,淡然一笑,道:“康兒由阿琬照顧著,省了我不少心,真該感謝阿琬。我回家也是一個人,不如索性多撲在工作上。”

簡玉鑫道:“康兒該入學了吧。村小遲遲未上馬,耽誤孩子們上學了。鄉裏也派不出人來到我們村任教。”簡玉鑫開始咳嗽,中斷下麵要說的話。咳畢,繼續道:“我有個想法,不知行不行。能否讓阿琬代行一段時間村小教員,等有了合適人選,再讓她專職任村醫。據我所知,阿琬是高中畢業,在我們村上可是地道的知識分子。”

阿根道:“這個主意不錯,阿琬一定會讚成的。—— 她很愛孩子。說起來慚愧,康兒不和我親,見著阿琬,比見著親媽還親。”

簡玉鑫深有感觸道:“沒知識沒文化不行!我就是小時候家裏窮,沒錢供我念書,當了二十多年睜眼瞎,到部隊上才認識一些字、學了點知識。康兒這一代可不能耽誤在沒文化上。”說罷,更劇烈的咳嗽。

阿根道:“你染風寒,加之勞累,該好好休息才是。”說著就要離去。

簡玉鑫攔住他道:“不礙事。我們來談談春節後的工程進度問題,進度要加快,不然就要影響春播。”

兩人談話期間,簡玉鑫一直在劇烈咳嗽。

阿根建議道:“該去醫務室找阿琬瞧瞧,捱大了,不好治不說,還遭罪。”

簡玉鑫看了一眼窗外,見時辰不早,道:“也好,瞧過病正好去徐家吃飯。”說著披上軍大衣,和阿根走出隊部。

阿根回了家,簡玉鑫徑直往醫務室而去。

時近黃昏,炊煙嫋嫋,暮靄沉沉,萬籟俱寂,偶有雞犬相聞,間或有爆竹聲響,那是淘氣的孩子等不及先放為快 —— 已很有些年味了!

“好靜啊!好像整個村子都在沉睡,鄉親們實在太累了!”簡玉鑫歎道。他喜歡這幽靜,“家鄉就是這個樣子。”此情此景勾起他對家鄉的回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