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麵的故事(1)(1 / 2)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

林源坐在辦公室裏,嘴裏喃喃有聲。桌麵上擺放著剛從電腦上打印出來的《荷塘月色》。

這是近幾天他剛想出來的主意——重新閱讀記憶裏的那些美文。

這些美文他上學的時候都曾經背得滾瓜爛熟,可是如今他卻一篇也背不下來了,即使勉強背出幾段來,也是磕磕巴巴。那天他偶然想起一篇文章,便從網上下載下來讀,讀起來後竟覺得非常的親切。於是他靈感大發,不斷地把記憶中的美文下載下來重新讀,感覺心情居然大有好轉。

這兩天來,他已經重新背熟了好幾篇美文,大都是他上中學時語文教科書以及相關課外讀物裏曾收錄過的。他憑著記憶從網上找出來,再通過打印機打印出來閱讀並背誦。

之所以背誦這些老掉牙的文章,除了感覺可以調整心情外,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打發時間。

以前的時候每天都忙得腳打後腦勺,從來都是嫌時間不夠用,可現在他卻有時間而不知道怎麼用了,以至於需要自己想辦法找點事兒來打發了。從時間不夠用,到需要找點事兒來打發時間,是突然間就發生的,期間沒有經過任何過渡,因此他很有些不習慣,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桌上的茶杯裏飄出帶著原野味的清香,林源端起茶杯漫不經心地品著。

茶葉是小潘來看他時給他帶來的,說是她們家鄉的東山上這兩年開始種茶了,這是她回老家看爺爺奶奶時從村裏的茶廠裏買回來的。這個丫頭年齡也不小了,也不知道她今年能不能結婚?她的爺爺奶奶應該也有七十五、六歲了,這對可憐的老人在八年前東山的那場大火中失去了他們的兒子,也不知如今他們過的怎麼樣?

雖不是什麼名茶,味道卻很是清新,就象東山上的野鬆菇一樣帶著原野的清香。離開柴山已經四年了,四年來他沒有去過一次東山,也不知東山上重新栽植的那些鬆樹長得什麼樣了?

唉!林源又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忙忙碌碌了20年,想不到人到中年了,終於享受到“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生活了。記得年輕時從文學作品上甚至是報紙上經常看到這句話,當時正處於“恰同學少年”的他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喜歡“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對政府機關的這種人浮於事現象曾經很是憤慨。可後來當他也進入政府機關的時候他卻從來沒有享受過這種生活,特別是到了鄉鎮上後更是天天忙得象陀螺似的,以至於會經常不自覺地回憶起在企業裏時那種相對輕閑的日子。他也終於才明白,原來,文學作品和某些記者是在誇大其辭或者說是道聽途說,至少是在以偏概全,那種生活,他怎麼一直就體驗不到呢?可是,如今當他終於享受到這種生活的時候,他卻感到不習慣。已經忙碌慣了,一旦閑下來,他受不了。

因此,他不得不設法尋找點自己感興趣的事來打發這無聊的時間。同時,也借此轉移注意力,以緩解心中無盡的鬱悶。

還好,他想出來的這種背誦美文的方法很有一些效果,畢竟他曾經是一個文人,在內心深處對美的文章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愫。

可朱自清的這篇《荷塘月色》他剛讀完頭一句便又開始發呆了。這是他的老毛病——動不動就發呆。自從調到人大以來,他更是經常發呆,有時候甚至會呆呆的坐一個上午。

當然,動不動的就發呆,多數時候也是有原因的。

這次發呆,是因為他心有所觸。《荷塘月色》開頭的這句話觸動了他的心,因為這段時間以來,他的心裏確實“頗不寧靜”,甚至比朱自清當年還“不寧靜”。

你還有什麼想不明白的呢?他在心裏反問著自己。

以後,你再也不用天天東跑西顛兒累的和孫子似的了,再也不用受某些人的鳥氣了,再也不用為招商引資大項目建設財政收入鎮域經濟小城鎮建設那些鳥事兒而天天的提心吊膽怕挨領導的罵了。你已經解脫了,你完全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