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吾名公孫策(1 / 1)

這是北宋仁宗時期,南地廬州城內一如往日那般熱鬧非常。街邊小販吆喝聲聲起伏,民眾圍著賣藝的雜耍鼓掌喝彩。但是有一處地方雖也熱鬧,但是卻頗富有風雅——名為‘月雅閣’的酒樓,此酒樓有專為文儒雅士設立的台座,擁有真才實學者可以在此向自己看重的對手挑戰。

“素聞公孫公子棋藝精湛,我今日就以梅花易數裏麵的珍瓏棋局向你請教,可否?”

“我要向公孫公子請教對聯,可否?”

“我要跟公子猜幾個謎語,不知可否?”

“既然三位如此賞臉,那公孫策恭敬不如從命,三位一起來吧。”公孫策說罷右手微向右一揮做出請的意思。

“嘩,好厲害啊!”“就是,真厲害啊!”“很厲害呀!”四周讚歎聲此起彼伏。

挑戰的三人互相望望對方後,一起對著公孫策抱拳回道:“好!”

“先猜子。”白須老翁作為裁判說道:“白子先走。”

“公孫公子請聽好,上聯是[假山真鹿走]”對聯挑戰者

“[死水活魚遊]”公孫策‘啪’的擺下一枚黑棋抬首回答。

“什麼魚不能吃?”猜謎挑戰者

“木魚。”公孫策很是輕鬆的看向猜謎挑戰者。

“再來![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對聯挑戰者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回答聲落棋聲一同響起。

“什麼魚不能死?”猜謎挑戰者

“生魚,死了也叫生魚。”說罷再次落下一枚黑棋,“叫吃!”

“哇,輸了?三步就破了這個珍瓏棋局啊?!”白須老翁吃驚的看向棋盤,他說的話引起圍觀眾人的吃驚叫好與鼓掌聲。

公孫策掃視眾人悻然接受著這些讚美,不由得回想起以前的學武生涯。此公孫策不是原來那個文質儒雅的‘公孫策’,公孫策原本是一古武世家的繼承人,自幼起隻對詩書武學感興趣,這在20世紀是少有的‘古董派’。在本因死去卻重生成嬰孩聽到此生的名為公孫策時並未多想,直到六歲那年認識了包拯那塊黑炭才知道自己成了表妹嘴裏常常嚷著要成為的穿越者。但是公孫策並沒有看過電視上播放的《少年包青天》,隻是由於自己祖父的關係看過《包青天》和《三俠五義》之類的書,所以隻是大致知道‘公孫策’等人的中年生活(?)

“六經蘊籍胸中久,一劍十年磨在手

杏花頭上一枝橫,恐曳天機莫露口

一點累累大如豆,掩卻半床無所有

完名直待掛冠歸,當年麵目君知否”

被書卷鋪張的聲音驚醒的公孫策看向已經打開的詩句,上麵的字蒼勁有力,詩詞句句押韻整齊。這是看詩猜人的挑戰,公孫策雙手環胸眉眼低垂思考著。

“公子猜不出來也無所謂!我家裏三代有一百六十二人,除了看過家譜的,其他人也猜不出來。所以,公孫公子猜不出來也不奇怪!”挑戰者露出得意的神色將詩卷收起,周圍有幾人點頭附和。

“這有何難?”公孫策的話引得眾人都看向他,“‘六’字下麵加一橫,再加一個‘十’字便是辛苦的‘辛’字;‘杏’字上去橫下去口,便是一個‘未’字;半個‘床’字加‘大’字再加一點,便是狀元的‘狀’字;”挑戰者聽了倒抽口氣麵露驚色,“‘完’字掛冠便是元宵的‘元’字了。噢~原來你太祖爺便是辛未年的狀元啊!恭喜、恭喜。”

“公孫公子果然才思敏捷、才華橫溢,在下佩服!”挑戰者聽後露出崇敬之意拱手稱讚,公孫策淡然淺笑接受。

“大事啊大事啊!下麵有人審豬呢~快來看啊!快!”店小二慌忙跑上來大喊,眾人紛紛擁向樓欄邊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