犰狳和穿山甲都是長著“鎧甲”的動物,它們身上的甲片就像銅牆鐵壁,遇到危險的時候,它們就倚仗自己的“鎧甲”來防禦敵人的進攻。
在拉丁美洲有一種動物,許多人常把它捉來,像喂豬那樣把它喂胖。這可是一道別具風味的美餐。它就是拉丁美洲特有的珍奇動物犰狳。它們分布於疏林、草原和半沙漠地帶,過著地棲生活,白天伏在洞內,晚上出來活動覓食。昆蟲、蠕蟲、螞蟻、蝸牛、蛇類、蜥蜴、鳥卵,甚至動物腐屍,都是它們的美味佳肴。犰狳在哺乳動物中,犰狳是具有完善的自然防禦方法的一種動物。它的嗅覺和聽覺非常靈敏,一發現環境有危險,就會非常迅速地用它那掘土挖洞能力極強的短腳,挖個洞把自身隱藏在沙土裏,其速度之快,實在令人難以想象。明明看到它倉皇而逃,一眨眼就不見了。有人曾這樣描述犰狳極快的打洞本領:如果騎上馬看見這種動物,而在跳下馬背時,它已經鑽到土裏去了。
鑽進土洞後,它們用尾部的盾甲把洞口堵住,猶如“擋箭牌”,使你無法傷害它的身體。一旦遇到敵人,它們就會蜷曲身體,蜷縮成球狀,身體被四麵八方的盔甲所包圍,就像古代的武士,全身披掛尖甲護身,以達到禦敵護身的目的,以致於大型食肉動物也無奈其何,休想傷害它一根毫毛。
那麼,犰狳的“盔甲”是用什麼做成的呢?原來,它們的身體分為前、中、後三部分。前段和後段的骨質鱗片結合成一個整體就像烏龜殼,不能伸縮。中部鱗片由筋肉相連,能伸縮自如。而且頭、尾、四肢也有鱗片。這些鱗片實際上是由許多小骨片構成,骨片表麵有一層角質物,特別堅硬,宛如“鎧甲”。
遇到敵人時,其角甲鱗甲就成為它最好的防護殼,身體蜷縮起來就像一個“鐵甲”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牙咬不破、拳打不疼、腳踢不壞的家夥。難怪本地的印第安人小孩把它們當足球踢著玩呢!
這是一種什麼動物呢?你看它一個腦袋、兩個身子。兩個身子還截然不同呢,一個帶有鱗片,另一個滿布貂皮樣的斑點。走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大穿山甲尾巴上拖著一隻豹。豹已經死了,可是脖子還死死地卡在大穿山甲尾巴豎起的鱗片中。
穿山甲在東南亞有3種,非洲有4種。它們全身布滿鱗片,使山貓等敵害根本無法下口。穿山甲豹和虎經常襲擊穿山甲。它們把隻知道縮身、豎起鱗片的穿山甲弄翻,咬住沒有鱗片的腹部,把它置於死地,使穿山甲對付山貓等食肉動物有效的防衛辦法失去作用。
可是這一次豹打錯了如意算盤,遇上了非洲加納森林裏的大穿山甲。
大穿山甲遇到敵害襲擊時,不僅收縮身體,而且豎起尾巴上的鱗片不斷搖動。尾巴上的鱗片特別大,並且非常銳利,就像一把匕首,隨時準備對付來犯之敵。豹見到大穿山甲時,心裏想著美事,頓時張開血噴大口,伸著頭想咬住大穿山甲的尾巴。沒料到大穿山甲甩動尾巴,猛力一擊,打中了豹的下頜部。說時遲,那時快,大穿山甲使盡全身力氣,豎起的鱗片緊緊夾住豹的脖子,鋒利的鱗片割斷豹的頸動脈。於是,豹就如同吊死一樣,斷了氣。
你知道犰狳的“鎧甲”構造嗎?
答:犰狳的身體分為前、中、後三部分。前段和後段的骨質鱗片結合成一個整體就像烏龜殼,不能伸縮。中部鱗片由筋肉相連,能伸縮自如。而且頭、尾、四肢也有鱗片。這些鱗片實際上是由許多小骨片構成,骨片表麵有一層角質物,特別堅硬,宛如“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