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類對環境的破壞,生物的生存受到嚴重的威脅,使動物的數量大量減少,物種不斷滅絕。
大熊貓產於我國四川、陝西、甘肅等省,現存的僅有千隻左右,是極珍稀的動物;已經作為寶貴的活化石,對生物進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它們主要生活在海拔2000~3500米之間的高山竹林中,以冷箭竹為主要食物。它們平時獨居,繁殖季節也會越溝求偶。為了保護大熊貓,在四川、陝西建立了臥龍、王朗和西佛坪自然保護區。
熊貓以箭竹為主要食物
1983年5月,臥龍自然保護區出現了大麵積的冷箭竹開花;通常箭竹開花50~60年發生一次。近年來,由於人們對森林亂砍濫伐,生態平衡失調,加速了竹類的生理成熟周期,使它們提前開花。箭竹開花後很快死亡,使大熊貓麵臨挨餓的局麵,生存受到嚴重威脅。大熊貓受災,全國人民關心,一份份呼籲捐款搶救大熊貓的倡議書湧進報社,一筆筆捐款送到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1975年,在梅山也曾發生過箭竹開花死亡的情況,結果百餘隻大熊貓饑餓而亡。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以及對自然需求的增加,人類不斷地砍伐森林,擴大耕地。地球上熱帶雨林麵積急劇縮小,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不斷遭到破壞。而且,由於人類把越來越多的殺蟲劑和有毒物質釋放到環境中去,造成了棲息地的汙染,加上人類對動物的殘酷捕殺,動物的數量是越來越少。
可愛的大熊貓
目前,世界上約有2.5萬種植物和1000多種動物麵臨絕滅的威脅。以我國為例,近乎絕跡的已有麋鹿、野馬、高鼻羚羊、犀牛、白臀葉猴、黃腹角雉等十多種。近乎絕跡的動物——犀牛滅絕,便無可挽回。所有已經滅絕的生物,都永遠不可能再在地球上出現。
犰狳
對動物絕種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人對任何一種生物,都不能說已經揭開了它的全部奧秘。今天還是一錢不值的生物,明天可能隨著某一發現,變成無價之寶。人們曾以為,所有動物都不會得麻風病。近年來人們發現,渾身披著鱗,遇敵便縮成一團的犰狳卻患了麻風病。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例外。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人們可以拿犰狳來作試驗,以尋求治療這種頑症的方法。
誰又能預料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將會從各種動植物物種發掘出什麼樣的“寶藏”來呢?
為什麼要保護動物?
答:
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單獨生存,在一定環境條件下,它們是相互聯係、共同生活的。生物學家指出,在自然狀態下,物種滅絕的種數與新物種出現的種數基本上是平衡的。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這種平衡已經受到破壞。地球上自有生命以來,共出現過25億種動植物,其中有將近1/2是在最近3個世紀內消失的。物種平衡的破壞,使人類生存環境惡化,人類本身將遭到巨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