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安徒生:享有國際聲譽的童話大師
漢斯·克裏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是丹麥著名作家。生於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父親為鞋匠,死後母親改嫁。他很小即做學徒,後在哥本哈根當龍套演員,得導演科林資助上中學,後入哥本哈根大學。1829年第一本重要作品《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發表,受到公眾矚目,以後寫過劇本和小說,後者大多為自傳性質,第一本童話故事《講給孩子聽的故事集》1835年問世,受到孩子們與成人的熱烈歡迎。1842年續完第二卷,1847年又寫了一部《沒有畫的畫冊》。一生共寫了168篇童話故事,成為享有國際聲譽的童話大師,其中廣為世人傳誦的有讚揚勤勞智慧、鞭撻貪婪自私的《小克勞斯與大克勞斯》;《賣火柴的小女孩》和《醜小鴨》對照地描繪了貧苦孩子的淒慘生活,同時又賦予美麗奇異的生活幻想;《皇帝的新衣》揭穿了最高統治者的專橫愚蠢和大臣們的諂媚逢迎;《白雪皇後》則表現了愛與善對傲慢、偏見的勝利。童話吸取了丹麥民間文學的素材和思想,又融合了作家自己的生活體驗,滲透著人道主義、民主主義思想,洋溢著正義感、幽默感和生活情趣,充滿對一切反動、暴虐、貪婪勢力的憎惡與對下層人民的同情,具有很高的人民性,但也有一些故事流露出宿命、悲觀情緒。
11.裴多菲:革命民主主義詩人
裴多菲·山多爾(1823~1849)是匈牙利詩人。生於一肉販家庭。少年時曾浪遊匈牙利,了解人民生活與感情。1844年出版第一部民歌風格的《詩集》,其中《穀子成熟了》、《樹上的櫻桃千萬顆》、《傍晚》等詩已成為匈牙利家喻戶曉的作品,並被譜成歌曲,1846年組織了全匈第一個作家協會,出版刊物《生活場景》,並寫詩抨擊封建貴族政治,反對複古思想。1846年結婚,先後寫了許多優美動人的愛情詩,其中有的滲透著政治革命愛情,如《自由與愛情》(在我國亦廣為流傳)。他共寫了8首長篇敘事詩,最重要的為《農村的大錘》(1844)《亞諾什勇士》(1844,又譯《勇敢的約翰》)和《使徒》(1848)。《亞諾什勇士》的素材取自匈牙利民間傳說,描述民間勇士約翰為追尋愛情、自由和幸福的國土而曆經艱難險阻,戰勝巨人國、黑暗國與寓言洋,終於到達仙人國。獲得生命與愛情。長詩情調高昂、想像豐富,具有民間浪漫主義傳奇色彩。《使徒》敘述一個為祖國和人民利益謀刺暴君的革命者的故事,他積極參加並領導了匈牙利1848年革命,是一位堅定的革命民主主義者。1849年9月在抗擊俄奧聯軍戰鬥中英勇犧牲。
12.肖伯納:“將真理和玩笑混合起來”的戲劇家
肖伯納(1856~1950)是愛爾蘭戲劇家,生於都柏林。父親是法院的公務員。
母親在倫敦教授音樂。肖伯納14歲中學畢業,因家庭困難,到柏林一家房地產公司當繕寫員,後來當會計。1876年到倫敦投奔母親,培養對音樂和繪畫的愛好。1884年他聽到了美國經濟學家亨利·喬治的一次講演,很受啟發,從此研究社會經濟問題。不久參加英國改良主義的費邊社,成為該社的組織者之一。肖伯納早期寫過《業餘社會主義者》(1884)等幾部長篇小說,後受易卜生的影響,於1885年開始戲劇創作。到1949年為止,共完成劇本51部。肖伯納是橫跨兩個世紀、兩個時代的現實主義劇作家,對英國戲劇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使17世紀以來成就甚微的英國戲劇麵貌發生了巨變。肖伯納的戲劇以大膽暴露資本主義的膿瘡和撕破道貌岸然者的一切偽裝麵具有振聾發聵的力量。他以易卜生為榜樣,用戲劇提出社會問題,但他又與易卜生有所不同,易卜生在提出問題時嚴肅冷峻,多寫悲劇,而肖伯納在揭露中包含幽默諷刺,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將真理和玩笑混合起來”。
肖伯納在19世紀的劇作中最重要的作品《鰥夫的房產》和《華倫夫人的職業》等。《鰥夫的房產》(1892)揭露了資本主義財富的來源是對貧苦人民的搜刮,劇本的深刻性表現在揭露者屈蘭奇和被揭露者房產主薩托裏阿斯最後言歸於好,原因是他們的財富都來自貧民窟,“我們都是同路人。”《華倫夫人的職業》(1894)寫華倫夫人過著富裕而體麵的生活,她的獨生女大學生薇薇有一天從母親與別人吵架中發現母親原來是靠開妓院發家致富的,因此憤慨地質問母親並責罵她的墮落。這時華倫夫人向女兒說了自己出身工人家庭,她和兩個妹妹在靠誠實勞動時一個妹妹中鉛毒死亡,另一個痛苦無靠,一切重擔落在她身上,她才被迫出賣自己和別人的肉體,給她帶來了富裕和獨立。母女二人反目,女兒離開母親走自己的路。肖伯納尖銳地揭穿了資產階級體麵生活的罪惡來源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