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成長中的煩惱——影響孩子成長的心理障礙(1 / 3)

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他們也擁有自己獨特的性情以及豐富的內心生活,他們並不是大人的支配和附庸的對象。他們有自己的力量。然而,越來越多的孩子把“真沒勁”、“真煩”之類的話常掛在嘴邊;變得神情冷漠,整天不願說一句話,把自己關在小房間裏,拒絕與他人來往等……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教育的失敗,不能不說是父母教育的失職。那麼,影響孩子們成長的心理障礙究竟是什麼呢?大人們認為,現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裏,物質很豐富。然而,現實中很多孩子卻覺得自己並不幸福。確實如此,大人們總是用錯誤的眼光看待現在的孩子,說他們是在“蜜罐”裏長大的。這所謂的“蜜罐”隻不過是指吃喝不愁、衣食無憂,可是在這“蜜罐”裏長大的寶寶的內心卻是苦的,又有誰知道他們的苦。

為什麼會有恐懼感

所有的寶寶都有恐懼心理,這在寶寶發育過程當中都是非常自然的現象。要了解寶寶們為什麼感到恐懼的原因並不是什麼難事,當寶寶對一件事情或一個物件的理解能力還沒有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寶寶不曉得這個物體為什麼會闖進他的生活,理解不了生活當中,為什麼會有一些嚇人的事情發生,不知道這種情況對自己是不是有威脅,這些都會使寶寶產生恐懼的心理。雖然這時候寶寶心理存在著害怕和恐懼的感覺,但一般都比較輕微,並且有年齡的特點。而且,有些恐懼會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和發育而逐漸地消失掉,不同年齡的寶寶產生的恐懼心理也有所不同。

恐懼心理

有許多寶寶通過實際生活,變得大膽而謹慎,會在各種情況下盡量做到避免危險。比如,寶寶們會用火柴點火,使用廚房的刀,能夠獨自站在水池旁邊,還學會了自己穿越馬路。這樣的寶寶已經學會了如何通過避免急躁心理來控製自己的行為,這使得他們可以過一種更健康、更平靜的生活,這就是現實所教給寶寶們的生機勃勃的能力。

有一個西班牙人的家庭,家裏生了有4個女兒,其中最小的女兒膽子特別的大。每當夜晚有暴雨時,她是這幾個女孩中唯一不害怕的人。她會帶著姐姐到父母的房間裏,在那裏她們能得到大人的保護。她是那些經受這種神秘恐懼所折磨的姐姐們的支撐。每當她們在黑暗裏感到害怕時,其他寶寶們就趕快聚集妹妹身邊,以便獲得安全。

這個寶寶的膽子確實很大,無疑這是一種勇敢的健康心理表現。與之相比,一些寶寶可能就非常害怕穿過馬路,或者擔心自己的小床下藏有貓咪,也有一些寶寶一看到毛絨絨地小雞就嚇得亂叫。這些恐懼的表現,非常相似於心理學家所發現的恐懼病態症狀。

這種心理恐懼的症狀,在對大人有特別依賴性的寶寶身上容易發現,這些依賴性很強的寶寶經常會莫名其妙地感到恐懼,恐懼的原因大都可以在寶寶早期的成長中找到。比如,父母常常利用寶寶智力發育不成熟的弱點,用模糊的鬼怪故事來嚇唬他們,以為這樣寶寶們就會聽自己的話。然而,這可以說是父母所用來對付寶寶的最糟糕的一種方式,因為它利用無處不在的恐懼表象,令寶寶內心深處對黑暗天生的恐懼又強化了。

蒙氏箴言:

事實上,寶寶會常常給自己設置危險。那麼,該如何消除孩子內心當中的恐懼呢?我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能使寶寶多接觸現實的物體,讓他們親自感受和體驗自己曾經恐怖的事物,經過多次的重複接觸,他們最終將會發現,原來這些事物並不像想象中那樣可怕。這樣一來,寶寶內心的恐懼感就很快消除了。

說謊是寶寶保護自己的一種本能

父母們隻知道發現孩子撒謊後去懲罰和批評寶寶,卻忘記了他們謊言背後的真正原因——它們隻是寶寶麵對大人攻勢下所做的自我保護。就好比人們觀察一棵枝繁葉茂的樹,往往隻看到了這棵樹朝四麵八方伸出的茂盛枝葉,卻忽視了深埋地下的根——撒謊的深層根本原因,隻有在地下的根裏才能發現他們說謊的秘密。

寶寶為什麼要撒謊:一個3歲的小女孩,去小朋友亞格家玩,回來時手裏多了一隻玩具小狗。她母親看見後,就問孩子玩具狗是從哪裏來的。她對母親回答說是亞格送給她的。然而,到了第二天,亞格地母親就對小女孩的母親說,亞格正在到處尋找那一隻玩具狗,並且問小女孩有沒有看到。女孩母親立即就讓寶寶將玩具狗拿出來,然後送還給了亞格。事後,女孩的母親非常生氣地責問寶寶道:“寶貝,你為什麼要撒謊?”

那麼,寶寶為什麼要說謊?要寶寶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事實上,寶寶們說謊的原因可以說是多種多樣,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為了逃避父母對自己的懲罰。為了避免懲罰而說謊是大多數寶寶都會出現的情況。並且這種避免懲罰的說謊對寶寶來說是一種自我保護,就像大人們有時不得不用說謊來保護自己一樣。例如:有一個寶寶在學校裏告訴老師,自己的母親會要求他給家裏邀請的老師做調製的蔬菜汁,這種蔬菜汁飲料不僅有益於健康,而且非常美味可口,老師就說他以前從沒有嚐過如此好喝的東西。後來教師就請教這個寶寶的母親,究竟是如何製作這種飲料的。

但是,遺憾的是,這位母親說她從來沒有做過這類東西。這就是寶寶在謊言中表現出來的相像力和創造力的實例,他除了會編造出故事以外,並沒有任何其他的意圖。這種謊言與寶寶因為不願探索真知和懶惰而說的謊不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寶寶們說謊也是具有價值的,說謊似乎是出於適應與生存的“自然能力”。父母如果懲罰寶寶得越嚴厲,寶寶越可能就越會說謊。因此,父母對寶寶的嚴厲懲罰更可能造成欺騙和說謊的行為。

孩子們這種隱瞞真相的欺騙行為,不管是經常性的還是偶然性的,都與寶寶自我保護意識有關。正常的寶寶在日常生活環境當中也會說謊。然而不論如何,撒謊對於寶寶們來說,許多時候都是一種偏離正軌的不好的習慣。謊言可能起源於寶寶為描述某個事件或是某種東西而產生的幻想,這種虛構的謊言,可能是寶寶對他人所認為是真實性的東西的擴展。它也可能是采用寶寶自創的某種藝術的形式,就好比一個演員將自己投入到了一個角色中去一樣。

蒙氏箴言:

寶寶在生活當中適應環境時,會無意中想出許多類似的撒謊手段,心理學家對此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解釋,認為謊言就像動物的羽毛或毛皮,掩蓋了事實的真相以及自己的真情實感。寶寶也正是憑著自身說謊的能力,才能在一個與他自然情感不同的世界裏生存。寶寶利用狡猾的說謊手段,高明地與父母周旋。父母應該明白,寶寶說謊並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行為,隻不過是一種逃避懲罰的“自然本能”。寶寶一旦說謊,大人們不能一味地抓住說謊事件不放,最好的做法就是針對問題核心來引導他,讓他認識到錯誤並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