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帝國,辰起八年,適逢當今天子弱冠之年,垂簾聽政的惠嘉太後懿旨從民間采秀女三千。民間停止嫁娶五個月,醫、巫、賈商女子除外,所有年齡合適的女子都必須去官府申報典籍。
卓青芸頭疼醒來的時候,迷迷糊糊的摸著自己的頭,在摸到不屬於頭部的紗布時,手被人牽住了。
李繡娘卷著手帕擦拭眼淚,將發生的事一一道來。卓府隻有兩個女兒,卓家主人和夫人都很看重這次機會,天子連個妃子都沒有,此次選秀就必定是給女子和家族飛黃騰達的機會。
太後的懿旨是年初二到的地方各縣,知府的意思是過完上元節秀女就要進京。然而昨日中午,卓府應當進京的秀女是卓府的二小姐。她廚房的一個下人一起失蹤,卓青芸騎馬去尋她蹤跡,卻摔下了馬背。李繡娘真正想說的是縣丞將本縣的名單已經交上去了,卓府有一女。可小女兒失蹤了,卓家主人也不求飛黃騰達,而今就隻是不想被殺頭。所以才讓李繡娘來了這大女兒的房裏,為的是讓卓青芸答應選秀。好笑的是也是他們疏通縣丞,剔掉了卓青芸的名字。
卓青芸意識虛弱,可她不傻,腦子轉的慢了點,不代表無法接受母親給來的信息。
“娘,讓我睡一會兒。”卓青芸氣餒的思考一番後,無力的應付這位娘親的眼淚。她是個好人,奈何生不逢時,卓青芸不好意思告訴她,自己不是她的女兒。
頂著卓府大小姐的頭銜,卻住在簡陋的偏院裏,抬頭還能看到瓦片裏透進來的陽光,擺在桌上的一盒子珠寶像是對卓青芸的諷刺。李繡娘依舊不肯離開,等卓青芸睡一覺起來繼續絮絮叨叨。她哀怨的似乎要將這一生都給訴說完整,從草原來的遊牧女子,對中原王朝神往已久。可當她到來之後,卻發現這裏和草原一樣令人失望,年輕時挑錯了人,後半生連和女兒親近的機會都沒有。
李繡娘委屈的替卓青芸梳頭發,她說怪她自己,此時最怕的是連累卓青芸。
“如果你是看在我的情麵上,想去京城,為娘會為此苛責自己的後半生。要不你逃吧,你會騎馬、射箭,天南地北都攔不住你。娘已經老了,半頭青絲半腳棺材,就不拖累你了。”
通透的銅鏡將人的臉映射出來,卓青芸從銅鏡裏看到母親的臉,淡然的搖搖頭。
本應該住在偏院和幾位其他的小妾一起的李繡娘,這次是得了機會和女兒靠近。她們其實是陌生的,李繡娘隻卓青芸的沉默是她的性格,還有長期以來沒有母親在身邊的慣性。有著這個念頭,李繡娘幾乎可以說是戰戰兢兢的圍在卓青芸的身邊。有的時候沒話題了,就把卓府老爺搬出來說說是非。她與那位丈夫已經沒什麼情義可言,隻是歲月磨平了尖銳,李繡娘已經認命。家主年輕時也是個風流公子,得了不少少女的心,當家主母每次遇到外麵來的女人就問住一晚上還是住一輩子。主母也就是靠著這句話當了幾十年的卓夫人,她的女兒就是私奔的二小姐。
二小姐私奔後,卓夫人終於忍不可忍開始和卓老爺拉舊賬。鬧的很不愉快就是了,整個卓家這次都要看卓青芸的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