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拉·封丹寓言(1)(1 / 3)

拉·封丹是法國著名的寓言作家,同時也是法國古代文學的代表作家。一般而言,寓言故事既要簡短,同時也要故事情節完整,在這方麵,拉·封丹顯示出了他無與倫比的藝術才華。他對古代寓言進行了模仿,但這種模仿不是簡單模仿,不管是內容還是形式,拉·封丹都進行了自己的創新。拉·封丹寓言主要取材於民間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貴族、教士、商人等經典形象,生動地反映了17世紀法國的社會生活。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體驗拉·封丹的慧吧!

貓和謹慎的老鼠

從前,有一隻貓十分厲害,所有的老鼠都很害怕它。老鼠的害怕讓貓覺得很得意,它發誓一定要消滅世界上所有的老鼠,以顯示自己的威武。

一天,貓又出現了,老鼠們嚇得根本不敢出來覓食。為了吸引老鼠出來,貓把自己倒吊在房梁上,假裝已經死掉。看到吊在房梁上的貓,老鼠們覺得貓可憐極了,以為貓是因為闖了禍而被吊死的。

於是,老鼠們放心了,它們準備從洞裏走出來,慶賀這隻貓的死亡。為了保險,最開始這些老鼠隻是試探性地伸出它們的鼻子,慢慢地露出自己的小腦袋,然後再把頭縮回洞裏去。看到貓沒有任何反應,老鼠們的膽子越來越大,它們漸漸地試探著從洞裏走出來幾步,然後伸伸懶腰,開始四處找東西吃。

正在這時,吊在房梁上的貓“死而複生”了,它輕輕地落到地上,很快按住了幾隻動作遲緩的老鼠。貓嘴裏塞滿了老鼠,它自言自語地說道:

“哈哈,我是一隻聰明的貓,我的計謀可多了。告訴你們,這可是我的傳家寶,不管你們多謹慎都是沒有用的,反正你們最終都會成為我的腹中之物的。”

第二天,貓又出來了。果不其然,那些逃跑的老鼠這次再次上了貓的當。

貓把自己的全身都塗上麵粉,連臉上都塗上了。把自己打扮好之後,貓縮成一團把自己藏在一個麵包箱內,並把麵包箱的蓋子打開。貓把自己偽裝得極好,就像是一個大麵包。所以盡管老鼠們全都小心翼翼,但是它們還是撞到麵包箱前送死來了。

其中,有一隻曾經從貓的口中逃生的老鼠覺得很蹊蹺,它開始懷疑這是不是貓的陰謀。這時候,它打量了一會兒化了妝的貓,便轉身跑掉了,邊跑還邊自言自語道:“就算這團麵包再好,我也是不能要的。我覺得這裏麵一定有什麼名堂,肯定是貓給我們下的圈套,我還是不要上當受騙好了。不管這隻貓裝成什麼,不要說是麵包,就算是裝成奶酪,我也一定不會接近它的。”

故事中的貓詭計多端,多次騙了老鼠,許多老鼠都被這隻貓吃掉了。

最終,有一隻貓口脫險的老鼠覺醒了,意識到了貓的陰謀,不再輕易相信貓的伎倆。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警醒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謹慎小心,要吸取失敗中的教訓,並認真總結,這樣才能夠讓我們規避危險。

園主與官員

從前,有一個園藝師,他把自己的花園打理得非常好看。可是,一隻野兔擾亂了園藝師原本平靜而幸福的生活。

於是,園藝師向鎮上的官員報告,他告訴這位官員:“最近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一直在破壞我的花園,它沒日沒夜地糟蹋我的植物,可我總是捉不到它,我覺得這個東西一定會神奇的妖法。”

聽了園藝師的告狀,官員十分感興趣,他問園藝師:“你說它有妖法?

那我還真想去領教領教了。”

官員接著又說:“不過放心吧,我保證幫你抓到那個該死的破壞者。”

“那您什麼時候過來?”園藝師急切地問道。

官員拍拍胸脯:“我明天就去你那裏!”

第二天,官員帶著一隊人馬來到了園藝師家裏。

官員告訴園藝師:“你家裏有什麼好吃的嗎?我們要吃飯。”

園藝師還沒來得及回答,官員就看到了園藝師的女兒,官員招呼道:“姑娘,快過來讓老爺瞧瞧!”緊接著,他又問園藝師:“給她找好姑爺了嗎?”

一邊說著,官員一邊招呼著姑娘坐下來,開始和姑娘套起近乎來。官員拿起姑娘的手,托著她的胳膊,然後撩起姑娘的頭巾,不停地打量姑娘。

然後,官員告訴園藝師:“你們家姑娘可真是個美人呀。”

園藝師看出了官員輕浮的嘴臉,但是為了抓到破壞者,隻好什麼也沒說。

沒過多久,飯菜準備好了,園藝師讓官員慢慢享用。官員十分高興,帶著他的手下,放開肚皮大吃了一頓。官員肆無忌憚地讓園藝師為自己服務,甚至還對園藝師的女兒動起手腳來。吃完之後,這一群人把園藝師家裏鬧得沸沸揚揚。到最後,可憐的花園被這些人踩得不像樣子。之前那隻破壞花園的野兔藏在一個地洞裏,官員的手下四處追趕,可還是讓野兔給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