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 第四百四十七章 伏兵乍現斧光寒(1 / 2)

曹純這話還真不是埋汰關羽的騎兵,被趙雲和徐晃聯手斷絕了交通,關羽想要買馬,就是比登天了。當然,就算徐晃和趙雲圍困的再嚴密,也是要放過一些商人的,糧食甲胄兵刃等不能讓關羽走私,但一些非軍事物資,少量的互通有無,還是可以放行的。

不過為了防止關羽以經商的名義走私戰馬,趙雲和徐晃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凡是經過兩軍關卡的商隊,必須留下戰馬,換成毛驢拉車。

兩年下來,關羽軍中的戰馬數量不升反降,由於沒有良馬配種,城內新生的戰馬越發矮小,真不比驢子大多少。

如果兩軍的騎兵相互衝鋒,曹純的虎豹騎真就跟欺負小孩子沒什麼兩樣了。

等到眾將笑過之後,司馬懿才笑道:“曹純將軍所言不假,不過司馬懿認為,關羽不會輕易撫曹純將軍虎須的。看看這裏……關羽一定會在這裏埋伏起來,以便截殺我軍,不得不防啊!”

說著話,司馬懿用力點指著江陵西南的密林之處。

曹營眾將都是身經百戰之輩,稍一思索,就明白了司馬懿的意思,點頭不已。不說是關羽,就是他們,也會選擇在這地方伏擊的。

徐晃搖了搖頭,苦笑道:“早知道如此,去年就應該一把火燒了這片密林。”

曹純也點頭稱是:“確實如此,在平原上作戰,我軍有騎兵助陣,能占據優勢,但在密林之中廝殺,還真是勝負難料。”

在眾將的議論之中,徐晃看了看司馬懿,忽然說道:“仲達既然能料敵先機,就一定有破敵之計,對吧?”

司馬懿淡淡一笑,說道:“陽平候謬讚了,破敵之計沒有,但對敵之策司馬懿卻能拿出來一個,隻不過不知道要勞煩哪位將軍了。在司馬懿看來,關羽一定是先派人埋伏在密林深處,再出兵攻打文謙將軍,我的意見是……先下手為強!”

…………

三月,草長鶯飛,花香襲人。但這隻是看上去很美而已,真要是在密林之中埋伏,卻是一件很苦的差事。

青草之間,蚊蠅飛舞,圍著人嗡嗡作響,煩不勝煩。徐晃靠在草叢裏,一邊用手拍打著蚊子,一邊啃著麵餅,不時飲下一口清水,但就是這樣,也噎的徐晃直翻白眼,心中叫苦不迭。

徐晃確實是一個好領導,身先士卒,不畏艱苦,把最困難的戰場留給自己,與張任帶著三千兵卒埋伏在密林之處。本來司馬懿也打算身先士卒一次的,不過徐晃和張任一致認為,司馬懿就別來添亂了。

要說司馬懿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書生,力敵幾名敵兵還是沒有問題的,在戰場之上,有親兵保護,還能保住性命。但在密林作戰,視線紛亂,很容易被暗箭所傷。

一連在密林中埋伏了兩天,徐晃、張任也沒見到敵軍的影子,兵卒已經開始有怨言了,誰也不願意天天啃幹糧,喝露水不是。

就連徐晃和張任二人,也有退兵的心死了,他們倒不是沒有耐心,別說是埋伏兩天了,隻要能擊敗敵軍,就是埋伏十天,徐晃也是覺的值得。問題是再這樣等下去,兵卒的戰鬥力就不敢保障了。另外,兵卒隨身帶的幹糧也需要補充一下。

徐晃急忙好言安撫,好在這些兵卒有過一次埋伏的經曆(藏在雪裏埋伏關羽),倒也知道多遭罪,少流血的道理,讓徐晃少花費了許多口舌。

夕陽西下,月色漸濃,一支軍隊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江陵城外,直奔密林之處而來,為首的將領正是沙摩柯。

其實按照諸葛亮和關羽的意思,當天商議完畢,就應該出城埋伏,然後馬上攻打樂進的大營。但很可惜,武將懂不能死守的道理,兵卒不懂啊。在小兵的眼裏,出城決戰就是找死的行為,依托城牆防守才是王道。

所以說,真理並不一定掌握在多數人手裏。

但不跟兵卒說明白也不行,手下的兵卒厭戰,準備的再好也是無用之功,關羽與沙摩柯好容易給兵卒闡述了一番大道理,做通了思想政治工作,又準備了藥草幹糧等物,這才姍姍來遲。

沙摩柯還沒到密林,徐晃和張任這邊就得到消息了,二人激動地幾乎要哭出來。相比蚊蟲的轟炸,二人更願意和關羽拚個你死我活,戰場殺敵,還有贏的可能,跟蒼蠅蚊子打仗,那是必敗無疑啊!

不多時,沙摩柯帶著三千兵卒盡到密林之內,發出窸窸窣窣的腳步聲。

徐晃和張任也暗暗傳下軍令,弓上弦,刀出鞘,讓兵卒做好偷襲的準備,一時間,密林之處殺機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