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爭霸 第二百三十四章 火燒曹仁(1 / 2)

有句成語說的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其中的“士”說的就是呂蒙呂子明,傳說中呂蒙年少之時好遊玩、武藝,不願意讀書。但有一日呂蒙忽然頓悟,潛心求學,終於學的一身本領。

魯肅見到之後便笑著對位開玩笑說:“現在,你的學識這麼好,既英勇,又有如謀,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呂蒙答道:“人別後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後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讚人離開後不久,進步非常快的意思。

可以說,呂蒙是浪子回頭的典型代表,但也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呂布這個人一定非常聰明。

你讓一個傻子再刻苦讀書,高考也考不上清華北大的,就像苦逼的蜘蛛一樣,蜘蛛再刻苦碼字,也比不上羅貫中、吳承恩這些神人的。

由此可見,呂蒙的天賦驚人。但凡天賦出眾之人,都不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所以周瑜才將最後截殺曹仁的重任交給了呂蒙。

呂蒙接到了軍令,就點齊兩千人馬匆匆走了,徐盛、淩操也各自準備去了,高台之上隻剩下周瑜一人,豎立在夜空之下,星光熠熠。

“呼……”淩操吐出一口熱氣,像賊一樣躡手躡腳,慢慢的靠向曹仁的營寨,其實他根本就沒必要這麼小心,殺人放火本來就是明目張膽的事,淩操隻是由於心理壓力過大,下意識為之而已。

就算淩操再小心,還是被巡營的兵卒發現了,可淩操卻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隻覺得胸中通暢無比,高聲喝道:“引火……放箭……”

指望幾個巡營斥候阻擋兩千人一起放火是不現實的,還沒等消息傳到大營之中,曹仁的營寨外圍已經燃起熊熊大火。

古代的軍營都是用木材修建而成的,可沒有什麼鋼筋混凝土,燒起怎麼能用一個快字形容,曹仁根本就撲救不及。

這絕對不是曹仁疏忽,古代紮營是很講究的,要考慮風向,水源,後勤,防禦等等等等,曹仁久經戰陣,當然也知道這些,特別是風向問題,前幾天刮得都是北風,曹仁根本就不怕周瑜放火,但曹仁卻沒料到周瑜早在五天之前就算計自己了,引火之物準備的十分充足。

其實大火燒死的人真不太多,關鍵是濃煙導致的自相踐踏,最令曹仁氣憤的是自己的大營建的太好了。

古代的軍營並不像想象中的那樣,外邊一圈柵欄,中間就是帥帳。

實際上古代的軍營極其複雜,裏麵九曲連環,溝壑縱橫,箭樓、高台林立,來個外人都容易在裏麵迷路,這主要是為了防止敵軍斥候摸營用的。

如果在白天還好,曹營的兵卒在軍官的帶領下還能找到道路,但現在是晚上,而且四周都是烈火濃煙,兵卒找不到將領,將領找不到兵卒,曹營之中十分混亂,小兵要是能找到出路才怪呢。

曹仁軍營之中都是刺耳的慘叫聲,和亂七八糟的撞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