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水有可能迫使黑海附近的居民遠走他鄉。威廉瑞恩推測認為,人民急於向歐洲遷移,其中就包括他們的新工具、新的耕種方法以及馴化動物的方法。這批移民遷移到南部的敘利亞、巴勒斯坦、土耳其以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隨著他們文化的潛入過程,他們也必然會帶去關於洪水的記錄或傳說,之後便演變為諾亞方舟的傳說。根據考古發現,瑞恩的推測不無道理,因為據美國探險家巴拉德說,在幾百英尺的黑海海底發現了人類居住過的跡象。探險隊員用一條光纜係住一輛洗碗機大小一樣的探測車進行海底地形拍攝,並結合聲納設備的運用,在錫諾普沿岸90公尺的海底下,找到了一塊45英尺長、12英尺寬的地基。探險隊發現它是一個長方形結構,他們認為這很可能是一座建築物裏麵有木做的橫梁杆、樹木枝條和石器,均散落在淤泥裏。據推測,它們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和銅器時代的過渡時期,也就是大約7000年以前。所以很明顯,7JC底下曾經有過許多的房屋,以及許多人在這裏居住。探險隊的首席考古學家希伯特認為,在海底發現的在枝條上塗泥巴的建築風格,在黑海周圍地區具有相當大的代表性。他形容整座結構與龐貝古城相似,而這一線索必然將改寫連接歐亞兩洲和中東關鍵地區的文化史,其意義重大。
所以,科學家們相信黑海以前是一個較小的淡水湖,7000年前當歐洲冰河溶解時被地中海的水淹沒了。因此,關於大洪水的傳說是有一定的實證可見的,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說,洪水的背後有一種文明的存在。但將黑海洪水與諾亞方舟聯係起來,似乎有些“中氣不足”。不過,的確有人對尋找諾亞方舟,有異乎尋常的興趣。
據《聖經》記載,諾亞為躲避洪水所建造的方舟是一艘長方木櫃形的大船,長300腕尺(古代量度單位,1腕尺大約相當於今20英寸),寬50腕尺,高30腕尺。按《創世記》第八章記載,方舟最後停靠在了土耳其東部的亞拉臘山上。根據這個記載,人們在不斷試圖去尋找方舟,以揭開聖經和方舟的謎底。亞拉臘山.%確實存在,海拔5000米,並且終年積雪,最早翔實地記載此山的是13世紀的意-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他在書中曾提到,該山就是諾亞方舟之山。進人20世紀,也曾有人對諾亞方舟展開追尋,甚至有一些人竟宣稱已經找到了諾亞方舟。
二次大戰以後,據說一位土耳其的飛行員拍下了一張“方舟”的照片,在照片放大以後,所測得的船實際大小與傳說中的方舟十分相似。最令人震驚的是,美國學者戴維據稱在亞拉臘山以南穆薩山頂上發現了一艘大船,而這個村f莊據信與史書上所講的尼塞村位於同一個位置。他發現該船的船頭呈洋蔥狀,船身長164米,基本上與記載中的諾亞方舟相符。美國某機構也宣稱,在土耳其的亞拉臘山的高峰上,可能有聖經中說到的諾亞方舟。此外,據說美國偵察機和衛星拍攝到高解像偵察圖片,顯示了山峰附近的獨特形態。分析家對1973J年的一幅衛星圖片感到意外,其中近距離看見的兩個巨大的曲型橫梁,在雪中%冒出來,很像船的外殼部分。從放大的圖片看來,物件上的條紋使人感到它可能是木製品。1989年9月15日,兩名美國人乘直升飛機飛到亞拉臘山的西南邊時,也報告他們發現了方舟。
但事實是,無論是發現者個人還是探險隊,都沒有“觸碰”到遺跡,隻是拍下了聲納圖片。關於諾亞方舟的證據,到目前為止還仍然是一個空白。
人們還沒有走出對大洪水和諾亞方舟的猜測和尋找階段。就像聖經中關於外星人的記載一樣,諾亞方舟的神秘性也在聖經的神秘漩渦中,這需要大量考古發現實證材料。如果人類的曆史平淡如水,那麼人類就無法真正地脫離純動物界。在這個意義上,神秘永遠是人類的一筆不可估量的財富。
揭秘地球命運
地球會被撞上嗎?提起這個問題,相信許多人都會覺得頭皮涼颼颼的。西方一些科幻小說或電影中,早就出現過這樣的場景:一個巨大、閃亮的火團自太空飛來,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向地球——刹那間,火光煙霧中,大地震顫,海水咆哮,一座座城市坍塌;人們驚慌失措,四散奔逃……不過,也有更多的人對這些“過於豐富”的想象不加理會。不是嗎,“杞人”因為“憂天”,已經成了千古笑柄。
實際上,地球每天都被太空裏的不速之客“撞上”,隻不過這些流星的碎屑、隕石微不足道,無傷大雅。至於災難性的乃至完全毀滅性的“大碰撞”,也並非超乎現實的想象。一旦發生,它所釋放的能量足以摧毀地球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