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重陽番外(2 / 3)

都說在危難的時刻,人是最容易心動的。

王中孚也是個人,也有心軟的時候,與林朝英這一次的浴血奮戰,讓他也被林朝英堅強驕傲之下的情意所感動。

林朝英不是沒有機會自己一個人走,但是幾次都咬牙在王中孚身邊苦撐了下來——她為的是什麼?報當年的相救之恩?

王中孚當然不會這麼想——林朝英眼中對自己的情意有幾許,他並不是看不出的傻子。

經過了這一役,王中孚算是徹底把林朝英當成了紅顏知己——但是,要到更深的一步,王中孚知道,自己還並沒有這個打算。

林朝英的性子太傲,容不得自己有一點點說“不”的地方,而王中孚,也在多年的抗金生涯中,把性子磨礪得倔強高傲無比,任何人,都不能淩駕於他,或者淩駕於他的觀念之上!

由此而生的一種舍我其誰的豪氣,讓王中孚打動了無數人,讓他們跟隨他王中孚一起抗金,但是這股豪氣,卻是他與林朝英之間的致命壕溝。

從此林朝英就一直跟在王中孚的左右,陪著他四處籌集軍費和聯絡抗金誌士,兩個人的感情似乎越來越好,也越來越親近。但是王中孚卻知道,自己對林朝英的感情,仍然隻是朋友,不是情人。

但是林朝英卻是執拗,明知王中孚對自己的感情,仍然不放棄。或許在林朝英的心裏,就沒有她所不能征服的吧。

這種傲氣,究竟是林朝英與生俱來的,還是受到了王中孚的影響呢?王中孚在多年後也曾想過,會不會是她太崇拜自己,所以什麼都想跟自己學,最後連脾氣性格也變得一模一樣了。

雖然這是種很自大的想法,但王中孚總認為這是極有可能的存在——因為第一次遇見林朝英的時候,她並不是那樣的。

但是王中孚卻沒有想過,那時的林朝英,隻是在他的想像中變他自己美化了——或者說,按著他自己的願意去美化了。

一個剛滿十二歲的小姑娘,又能有什麼樣的性格呢?

時間匆匆地流逝,金主完顏亮“立馬吳山第一峰”的雄心壯誌,使得宋金雙方再次正式拉開了大戰的序幕。

林朝英伴著王中孚,從西南的吳家軍到兩淮,甚至在采石磯,來回地奔波,無休止地爭戰,無數次地生死相依,讓王中孚也不得不為林朝英對自己的深情動容。

最後一戰是在和州刺殺完顏亮——此時完顏亮雖然已經是眾叛親離,但是身邊仍不乏好手,王中孚與林朝英在得手後不得已帶著共同行動的群豪分散突圍,結果二人就此失散。

當王中孚再次遇到林朝英時,是在四川的沅江。

王中孚與鐵掌幫的上官明月一見如故,那是因為,他在上官明月的身上,看到了某些林朝英的影子。

不得不說,這兩個女人都有相像的一麵,但是上官明月對於權力欲和抗金事業的支持,比林朝英更為出自真心。

王中孚這時錯誤地輕信了上官劍南,結果導致了鐵掌幫的突襲,沒有任何幫派能夠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到了這種情況,他隻能把上官明月作為人質留在後方,自己單劍去找上官劍南。

上官劍南是一個高手,王中孚與他甫一交手,就知道如果在陸地上,自己大概要鬥到千招外才能險勝於他,但是在江麵上,結果隻怕卻要相反。

但是王中孚不能後退——因為哪怕是他已經告訴了上官劍南,上官明月現在的處境,仍然無法打動上官劍南的心,反而讓心有旁鶩的王中孚屢遇險招。

王中孚為了振作精神,也是給己方的人打氣,在比鬥中發出長嘯,但意外的是,長嘯未消,就知到了不遠處林朝英相合的嘯聲。

林朝英的出現,總是這麼的即時,這麼的讓王中孚欣慰——仿佛林朝英就應該在他身邊一樣,永遠地支持他,陪伴他。

林朝英就這樣再次來到了王中孚的身邊,與他聯手打退了上官劍南。

林朝英本是驕傲的人,但是為了王中孚,她可以暫時放下這份驕傲,與他聯手對敵,以多打少。

王中孚知道林朝英的性子——最近幾年來,林朝英總是在明裏暗裏與他相爭,王中孚隻道是林朝英太過驕傲,但卻不知,林朝英是想挫挫王中孚的性子和傲氣,讓他不要隻想著軍國大事。

抗金固然是大義,但是要任一己之力扭轉乾坤是何等不易,林朝英並不是想讓王中孚放棄,而是想讓王中孚清醒一下,把他那顆抗金的雄心,分一點到感情方麵來。

隻是林朝英也錯誤地沒有選擇柔情,而是選擇了想強壓王中孚,讓王中孚服輸,然後甘心情願地與她在一起。

林朝英的師傅,乃是昔年虛竹子的女兒,雖然虛竹子性子仁厚,但是她從小在靈鷲宮長大的經曆,讓她的性格自然受到那些靈鷲宮中人的影響。林朝英在十二三歲時跟著她練武,性格的成長,自然也隨之受到影響。用強勢壓倒對方,這是她所受到的教育,而她在練好武功後,曾回到故鄉,把曾欺負過自己的親戚都教訓了一遍,當時一群人全趴在她腳下的情景,讓她也堅定了強者才是唯一的信念。

直到林朝英遇到琉璃時,她的這種信念才開始漸漸地產生變化,她的心也從堅硬漸漸地軟化。但是這種變化來得太遲了,遲到她已經與王中孚完全決裂時才顯現出來。

王中孚其實也敏感地察覺到,這一次林朝英與自己的相遇,似乎與以往有些不同,但是他卻沒想到,這是林朝英對於自己的改變而產生的心理上的煩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