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龍寺內(1 / 3)

琉璃看著她的背影,忍不住搖了搖頭——這個年紀,怎麼還這麼好玩!都快十一歲了,古代普通人家的女孩兒,再過幾年都要嫁人了!

看來古人也不都是早熟的啊!

洪七這時對琉璃道:“龍尾關沒這麼容易破的,戰事燒到大理都城還早,現在天色也晚了,我們暫且稍作休息,明日再去天龍寺。”

琉璃點頭應了。當天晚上丐幫弟子就從天龍寺那邊傳來了消息,說是一切如常,沒有什麼特別的,琉璃也就放了心。

第二天琉璃與洪七一大早就上了路,不過洪七嘴饞,先去羊苴咩城裏吃了頓點心才動身。

“不用著急,天龍寺名垂大理幾百年了,高壽昌想要動他,也要很小心的。”洪七在路上安慰琉璃。

琉璃知道洪七說得有道理,但仍然心中有些惴惴不安。兩人腳下加力,趕到天龍寺時,剛過午時。

洪七道:“幸好我還帶了不少早上沒吃完的點心,不然可就沒的吃了——這些和尚可都是過午不食的!”

琉璃接過洪七遞過的糕點吃了兩口,道:“若不是你點了那麼多東西,何至於耽擱了這麼久!說不定還能在天龍寺吃頓素齋呢!”

二人說說笑笑,到了天龍寺門品,卻見門口圍著一大群人。琉璃分開眾人進去,原見寺門內站著幾個喇嘛。

琉璃一驚,見到這些喇嘛的身側還有幾個天龍寺的和尚在,心裏才稍鬆了口氣——看來還沒什麼不可控製的局麵。

琉璃揚手招那知客僧過來,問他是怎麼回事。

這知客僧接待過琉璃兩次了,知道她不但和半嗔大師相識,更與大理皇帝相識,便對她說了詳情。

原來這些喇嘛都是吐蕃藏邊,為首的二人叫做寶瓶活佛和青樹大喇嘛。這二人乃是師兄弟,前者在吐蕃東部的一個部落裏被尊為國師,這次是應高壽昌之邀前來大理國的。他們本有師兄弟四人,隻是另兩人這次沒有來罷了。

這吐蕃原是唐朝時興起的一個部落,但是在五代時很沒落了,分成四個大的割據政權,另有一些小部落也紛紛獨立。

後來經過宋遼金三朝,吐蕃的世係已難考,如今更是分成無數個小部落。天龍裏的鳩摩智,說是吐蕃國師,其實也不過是一個較強的部落的國師罷了。

高壽昌如今在軍事上居於劣勢,就想請外援。靠近大理的這個吐蕃部落,近年來與大理交往甚多,他們的首領也與高壽昌有些交情,自然便受到了高壽昌的邀請。

其實主要是這近百年來吐蕃分裂,實力大損,高壽昌也不怕引狼入室,所以厚賂金帛,讓這吐蕃的部落出兵相助。

結果這個部落的首領也不傻,生怕萬一失敗得罪了高觀音妙,以後豈不影響自己與大理的關係。

本來統一的吐蕃,實力遠較大理為強,現在這個吐蕃的部落,卻要小心應對大理了。

所以這次這個吐蕃部落沒有派出軍隊,但是卻派出自己的國師和幾個喇嘛前來相助。

這吐蕃也是崇佛之國,但是這藏傳佛教卻是派別林立,遠超過中土的佛教。而且藏傳佛教每個支派都有自己的活佛,大大小小的活佛也遍地都是,誰也不服誰。

這次的這個寶瓶活佛,在前藏頗有名氣,不久前被這部落禮聘為國師,也更是威名日著。如今前來大理,也是意在立威。

而高壽昌見對方隻派了十個喇嘛來,也不好多說什麼,卻正好這時要對天龍寺下手,便讓這寶瓶活佛前去。成了自己得利,失敗了也是吐蕃得罪了天龍寺,與己無關。

寶瓶活佛雖然不知其中奧妙,但也知高壽昌的用意,隻是自恃武功多年來未逢敵手,故此也不推辭,便率眾趕來天龍寺,明著是交流佛法,暗地是要動手搶走正康帝。

琉璃聽了那知客僧的話,便要往裏去,當先中間的一個喇嘛怪眼一翻,伸手便向琉璃肩頭推來,口中言道:“這裏正在辨法,俗人不許進來。”

琉璃也不格擋,任他一掌推來。

一旁的洪七右肩一沉,便要出掌,琉璃卻迅速將他袖子一拉,讓他別動。

結果那喇嘛一掌推來,正中琉璃肩頭軟蝟甲,整個手掌被刺得鮮血淋漓。這喇嘛哇哇大叫,另一隻手握成拳便向琉璃麵門打來。

琉璃一偏身,讓過這一拳,然後左掌在他手腕上一切,隻聽“嘿托”一聲,這喇嘛的手腕便被打折了。

這不過是電光火石間的事,等到這喇嘛的手腕折了,其餘的三個喇嘛才各自怒吼著衝了過來。

琉璃皺了皺眉——跟這樣的三個粗漢大動幹戈,好像有點跌份。

於是退後一步,全部交給洪七。

隻見洪七身子一沉,雙掌由肋下推出,隻聽“砰砰砰”連續三聲,三個偌大的身子被洪七打得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