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的官員製度向來是比較寬鬆的,尤其是沐休。從年前的臘月二十八開始,官員便可以休息到來年的大年初八,整整十天的沐休,東陵大燕等國是遠比不上的。據說這個製度是由南朝開國皇帝定下的,當年始帝與成皇後伉儷情深,於千軍萬馬中打下南朝江山,後成皇後入住中宮,與始帝平分皇權,心思縝密,聰慧過人,受萬民愛戴,這個沐休製度也是由成皇後提出的。
今個兒是十二,官員們早已上朝多日,各項朝事也邁入正軌。聖仁帝旨意一道接一道地下,可是忙壞了中書省的官員們。在這些一眾旨意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每隔三年的入仕。
如今是景耀元年,正逢三年一次的入仕,安靜了些許日子的雲中成又開始騷動起來。南朝有明文規定,年滿十六的男子即可參加科舉考試。當然,這個規定隻是針對於貧寒子弟或者商賈之家的孩子,對於王公貴族家的子弟來說,這個年齡可以更早一點,尤其是在京為官的四品以上官員或者是一省巡撫,可以直接憑借推薦信入仕,無需參加任何考試。
每屆科舉考試都定在一月中旬,考試分文試和武試,地方上先進行著,逐一選拔之後考生再統一參加雲中城的科舉考試,這樣一來二去,考試便被拖到了二月上旬。京中王侯將相家的公子哥,但凡是有些傲氣的,都不願受家族蔭庇入仕,是以最終的京試也是要參加的,如今都在家中如火如荼地備考。
蕭德音的幾個哥哥也是如此,護國公府世代武將,榮王是一品軍王,也是青瀾軍的總帥,麾下四征將軍,其二出自蕭氏,恭定候是一品軍侯,掌管全國的馬匹。而如今年輕一輩也是自幼習武,蕭懷瑾自是不必說,能文能武,是如今雲中城中的佼佼者,甚至鄭家的大公子鄭燁霖不顧定國公反對,也要參加武試。
榮王府內依舊是一派平和的模樣,蕭懷瑾並沒有因為即將到來的科舉考試便日夜苦練,依舊是該幹嘛幹嘛,時而陪著好友一同出府圍獵,時而與榮王一同在書房商議朝堂之事。
而今個天氣尚好,蕭德音邀了眾姐妹一同出府遊玩,因了去江北的春風裏,與江南有瀾江相隔,是以一大早便出發。而蕭懷瑾也是用了午膳便進了是非軒,申時才出。
“輔國公一案雖已結束,但京中官員分布已經全然打亂,此次科舉考試,京中官員必然大換血。”榮王站在書桌前,大手揮毫。
蕭懷瑾坐在下首,也是麵色冷然,有些憂色,“皇上以丁瑄貪墨一事為引,牽連出眾多涉案官員,雖然有戶部侍郎丁瑄這條大魚,但是多多少少有我蕭氏門人。而現如今戶部侍郎一職,江陵巡撫一職以及桑州巡撫一職全部出缺,但皇上並無從地方升調官員之意,反倒更傾向於從京中外派一名。加之在這樣關鍵時刻皇上提出科舉考試一事,雖然科舉考試確實三年一次,但聖意昭然若揭。”
蕭懷瑾雖更偏重武學,但出身千年世家,文化底蘊自是不必說,論起朝政也是頭頭是道,看得榮王頻頻點頭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