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前3秒鍾

自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天起,魚就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來源,以及茶餘飯後愉悅心情的觀賞寵物。

我們與魚打交道太多了。吃的大帶魚,欣賞的熱帶魚,電視節目裏介紹的魚更是五花八門,數不勝數。但真要問你一句什麼是魚?你卻不一定能說得清楚。那麼,就讓我來告訴你。魚是生活在水裏的魚是一輩子都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它的體溫與所處的水溫相同,並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變化。魚從頭至尾有一條脊椎骨,這就是我們吃魚時吃出的一節節魚骨頭。

魚是用鰓呼吸的。魚鰓裏有許多毛細血管,可以直接從水中吸取氧氣,同時排泄廢氣。所以,魚在水中是不會憋死的。而一些高等動物,如人、虎等,隻能用肺呼吸空氣中的氧,因此,在水中不能待得太久。

魚在水中是用鰭來運動和維持身體平衡的。如你不信,把魚鰭剪掉,將其放回水中,它準會東倒西歪,找不到方向。再就是大多數魚都有鱗片,它能起到保護魚體的作用。

有時我們能從魚的肚子裏找到一個白色的長圓形囊狀物,我們叫它魚鰾。把它放在地上,用腳一踩,“砰”的一聲便爆裂了。原來魚鰾裏麵充滿了氣。魚通過鰾內氣體的多少來調節自身比重,從而可以在不同深淺的水層輕鬆自如地暢遊,而不受水的壓力和浮力的影響。

魚鰾

同時具有以上幾個特點的動物,我們才稱之為魚。

全世界約有兩萬多種魚。我國約有2900種,其中約2100種為海水魚,約800種為淡水魚。

這麼多的魚,人們是怎麼去認識和區分它們的呢?不用擔心,科學上有專門給魚分類的方法。

鯊魚、孔鰩等魚的骨頭是軟的,孔鰩就是平常所說的老板魚,我們就把它們歸為軟骨魚類。這一類的魚,全世界大約有800多種,大都生活在海洋裏。我們常吃的鯉魚、帶魚、黃花魚等的骨頭是硬的,我們就稱它們為硬骨魚。

孔鰩

這兩萬多種魚所生活的水域極廣。海拔幾千米高的溪流中有鰍類;幾十米深的地下潛流裏有鯰類;上萬米深的海溝裏也有魚;就連稻田裏也有許多不同的魚繁衍生息。

鯊魚是很凶殘的,比如噬人鯊,單聽它的名字,就令人毛骨悚然。它不僅吃魚,而且能吃人。但是,體長近20米的一種鯊魚,它的性情卻比較溫和,隻吃一些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浮遊生物。

魚的形體、顏色、習性千奇百怪,如:熱帶魚色彩豔麗,令人賞心悅目;毒鮋則奇醜無比,讓人見了不寒而栗;電鰻能產生300多伏的電壓;河豚之毒為毒素之冠;飛魚能像鳥一樣飛翔;彈塗魚能爬上大樹;海龍、海馬穿著厚硬的盔甲;而泥鰍則光溜溜的一絲不掛……你若感興趣的話,可到水族館去一飽眼福。

能爬樹的彈塗魚

什麼是魚?

答:魚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動物,用腮呼吸,用鰭維持身體平衡,體溫隨水溫的變化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