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當如是。
吳襄帝十三年冬,吳國降下入冬以來第一場雪。
紛揚如絮,瑞雪兆豐年。
對靠天吃飯的農業社會來說,這是個吉兆。
地處吳國南方的一座小城永定,不知為何下的雪尤其盛,整整三日,接連不斷。街道上已經沒有小販和百姓。店鋪都齊齊關了門,永定城就因此顯得更加安靜輕靈,像一朵晶透的雪花落在吳國巨幅疆域的南方一隅處。
可就是在這座看上去默默無聞的小城,卻坐落著全吳國醫術最高超,同時製毒技術也最高超的納蘭古宅。
納蘭家族相傳本是從苗疆徙來的一族人,毒藝被當地王族忌憚,舉家紓難來此,具體緣故已經被歲月洗刷得模糊不可辨認,暫且不去細究。隻說在此地綿延了不知幾世幾年的納蘭家族,不僅掌握著連當國者都又愛又恨的毒藝,不知藏著多少毒方和毒物,而且那一座白雪覆蓋下看似普通卻隱隱散發出幽深神秘氣息的古宅,更是藏著無數人們隻略知一二,又津津樂道的秘辛。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件,就不得不說是有關於百年之前,納蘭家族第三百七十代家主小女兒和友國晉國一位王的故事。傳至今日,經久不衰,反而在說書人與婦孺的口耳相傳中演繹得越來越完整連貫,纏綿悱惻。
百年之前,雪也是下得如今這般大,可古宅並沒有今日這般寧靜安寂,反而來來往往到處都是穿梭的人和憂喜夾雜的緊張叫聲。因為家主唯一的夫人今日誕下一女,納蘭家主一生隻能有一位納蘭夫人,這也是納蘭家族的傳統。
且說這小女嬰臨雪而生,皮膚如雪一樣潔白,唯左眉骨間的一點朱砂胎記,雖還不深,卻猶如空茫雪地裏獨自落下的一片梅瓣,精致而奪目。家主大喜,此乃吉兆,寓意納蘭家族將如這朱砂痣經久不滅,綿延不斷。此等牽強喻意當然是家主隨口胡謅,因他中年得女,實在太愛這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娃娃,如此說法,能將小女兒的地位拔到與嫡長子同等的高度,自此承歡膝下,茁壯成長。
哦,還忘了說,這位納蘭家主口中象征吉兆的小女嬰,被家主取名為如是,取自她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她應當如是之意,另有閨名,名曰嫵兒。
據說家主等待納蘭夫人誕下女兒之時,抬頭看到的正是窗外一脈遠山,籠著雪色,嫵媚至極,於是就有了這個名字,納蘭如是,如是即好。
十六年之後,老家主溘然病故,長子與次子奪位之爭由是開始。長子納蘭玄,敦厚溫良,次子納蘭蒼,聰慧美秀。所以說即便是在古代,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也是很重要的,就算不為了緩解人口壓力,也要為了緩解競爭壓力。否則就像納蘭玄和納蘭蒼,雖為嫡親兄弟,可為了權力地位,暗裏的鬥爭已不是一日兩日,如今即位之事在即,暗地裏的較勁就搬到了台麵上,明裏比能力,暗裏比計謀。
不到五日,勝負已定。
次子納蘭蒼終於以勝於兄長的計謀取勝,製毒世家,無聲無息毒死一個沒有防備的人簡直輕而易舉。納蘭蒼能勝,不僅勝在溫良的納蘭玄始終不敢相信奪位之爭會致使骨肉相殘,更勝在自己的薄情寡義。
手足之情算什麼,比得上這納蘭家族的浩大家業嗎?
隻不過納蘭蒼百密終有一疏,事成之時,不幸隔牆有耳,他的小妹納蘭如是不巧經過,正目睹了他用毒酒將兄長殘忍毒死的場景。
長兄納蘭玄嘴角鮮血不斷流出,眼中盡是不相信,看到了她之後的表情分明是在讓她快逃。
可納蘭如是一個十六歲的小姑娘哪裏見過這樣的場景,她雖生在製毒之家,平時也學著會製些毒,可從來沒有親眼看見過一個人在自己麵前中毒身亡,何況吐出黑血的那一個人還是自己的兄長。
如玉的手指還端著毒酒的那個人,也是自己的兄長。
極度震驚下往後退了一步,終於,驚動納蘭蒼,他轉過來,滿臉陰鷙,眼中赤紅,這哪裏還是平日裏翩翩有度,最會逗她開心的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