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起總攻淳王攻魏,再交鋒勢如破竹
先向各位書友表示一下歉意,咖啡昨夜真的沒有時間!好了,閑話少說!咱言歸正傳,繼續開始講這個盜版的三國。
話說淳王劉瑾用了數天的時間,把三大都護府的兵力前後調動起來,陳兵邊境,做好了總攻魏國的準備。
三名信使出東郡分別奔向兗州朝歌、並州白馬、徐州魯城。
洪武十二年夏,漢朝北部邊防軍大元帥、淳王劉瑾起兵三十多萬,分別從並州雁門、白馬一帶,兗州朝歌、東郡,徐州魯城直接攻擊魏國守護邊境的四支兵馬。
漢軍出兵的意圖十分明朗,就是為了剿滅這四支兵馬而來。
第一戰在從東郡打響。
淳王劉瑾統領以自己的親衛旅、馬良所部的驍騎師和山陽、濟陰衛氏兄弟的兩個獨立團組成的大軍,近八萬兵馬直逼魏國東平城。
東平城內。
魏國鎮南將軍曹休聞之,大驚。
他慌忙召集麾下諸將,商議對策。
“漢軍入侵,來勢洶洶!我當如何以對?”曹休問道。
其子曹篡言道:“父親,常言道:‘水來土掩,兵來將擋。’敵軍來勢洶洶又如何?”
“公子所言差矣!我軍區區五萬兵馬如何與敵軍十餘萬大軍抗衡呀?”副將張存在一側提出了異議。
“大膽張存,竟敢擾亂軍心!汝可知該當何罪?”曹休次子曹肇厲聲喝道。
真是官二代!這個時機豈是你耍官家公子哥的時候?
曹休老奸巨猾,一眼看到張存臉色變化,急忙出聲製止,叱責曹肇:“肇兒不得無禮!張將軍隻不過是提出異議罷了。諸位將軍,城中兵馬的確比敵軍勢微。然而,我等吃著朝廷俸祿,豈可不為國盡忠呢?”
張存一聽,好嗎!我一句話就變成了不為國盡忠了!
他隻好問道:“將軍,末將試問將軍可有良策退兵?”
“本將若有良策,又豈會召集諸位前來議事?”曹休顯然是對張存十分不滿,隻是不好說出來罷了.
原來,曹昂曾派監軍石苞在曹休軍中。後來兩軍罷戰,石苞便返回了信都。此時,曹休軍中的謀士也就隻有行軍司馬胡奮了。
胡奮其實早有投降之心,早就看出了魏國的敗落。隻是苦於曹休的死忠,他不敢表現於色而已!
他向曹休獻計:“將軍,據探馬來報,漢軍這番出兵乃是由其北部邊防軍大元帥、漢淳王劉瑾親自統兵!若是我軍先出一支往範城,協助範城之兵攻下白馬;隻要將軍引兵守住東平,我軍範城兵馬便會回攻劉瑾兵馬!”
“此計倒是不錯。我軍前後夾擊,倒是有機會擊敗漢軍!”曹休點點頭,問道,“不知胡司馬以為那位將軍前去合適?”
胡奮答道:“將軍,末將願領麾下兵馬前往。”
說著,他向張存使了一個眼色。
張存十分機靈,立刻會意了胡奮的意思,上前一步說道:“將軍,胡司馬一部勢孤。末將願領麾下兵馬一同前去。”
曹休不疑有異,點頭答應。
二人遂告辭而去。
二人離去,曹篡低聲對曹休說道:“父親,那胡奮所言非假。可是這張存剛剛還不主張出戰,怎的這麼快就有了變化?其中莫非有鬼不成?”
“如此看來,倒是真的有些不妥之處!不過有胡司馬同行,其怕是不敢如何!”曹休對胡奮倒是很放心。
看來胡奮平時隱藏的還真的很深呀!
且說胡奮帶著麾下刀盾兵五千與張存麾下的五千槍兵,出了東平城,直接往南而去。
去白馬不是要往西去嗎?怎麼去錯了方向?
其實,胡奮本意便是脫了曹休的掌控,離開魏國,帶兵投誠。
張存一番言語,使得他堅定了投誠的決心。
“胡司馬,難道你早有投誠之心?”張存問道。
“張將軍,天下自高祖以來,歸附漢朝已久。若不是內宦亂政,天下豈會大亂?後來又曹袁亂世,天下人哪個不知蜀中有個鎮國大將軍?胡某思漢久已,今日見將軍一番言語,故謀此計以脫身矣!”胡奮答道。
“好!既然司馬如此,存自當相隨。”張存也是被曹休父子惹怒,索性與胡奮投誠算了。
淳王正在中軍行進,見大軍忽然停住,剛要問詢。
卻見前麵的鷹揚探馬跑來稟報:“啟稟大元帥,前麵有魏軍司馬胡奮和偏將張存引兵來投!”
“帶胡奮、張存來見孤!”劉瑾一聽,甚喜。
“諾!”
不多時,胡奮、張存二人被帶了過來。
“見過淳王千歲!”二人撩衣跪倒。
“能得二位將軍來投,真是我軍之幸也!”劉瑾使二人平身,高興地說道。
“多謝淳王收留。”
劉瑾遂問了二人來意。
胡奮遂將以往經過講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