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誘呂星首敗司馬,一將功成萬骨枯
霍戈師部援軍趕到,董淵自己覺得是時候反擊司馬懿了,因此,他便召集眾將商討反擊司馬懿的對策。
開始董淵提出以武藝最高的霍戈、周偉、尹齊三人引開呂布之子呂星。
周偉副將龐會則以為霍戈、周偉、尹齊三人再加上董淵可以將呂星擊殺。
對於呂星的實力,董淵可是十分清楚的,所以他對龐會說道:“同榮,非某長他人誌氣。那呂星確實非我四人可以擊殺得了的。明日,正銳、畢雲、元茂,你等三人便合擊呂星,使其難以暇顧。茲晚(方夜字)、同榮、伯晚(方明字),你三人隨我統領十團雄步兵督戰。正剛(李強字)你統領你部英騎團伏於司馬懿大營左側,非凡(何般字)你統領你部英騎團伏於司馬懿大營的右側。”
“諾!”眾將領命。
次日,董淵留下龐元守城,然後盡起大軍分三路出城。按下李強、何般早早出城埋伏不說。
單說董淵帶著霍戈、周偉、尹齊、方夜、龐會、方明等大將,引兵十個雄步團在下坯城外擺開陣勢。
數萬大軍那真是黑壓壓的一片,一眼望去蔓延數裏,無邊無沿;旌旗飄擺,戰鼓咚咚,一陣陣肅殺之氣在下邳城外開始蔓延。
魏軍大營之中,司馬懿問詢了一番,心中捉摸到:漢軍援兵剛到便要展開決戰?難道下邳城中真的有如此多的兵力,還是他們自認為有能力以少勝多!?
天生謹慎的他,猜不透其中的玄機,所以並沒有召集眾將,也沒有出兵迎戰的意思。隻是坐在榻前,獨自捉摸著。
他不發話,可是他麾下的眾將在帳外等得不耐煩了。其子司馬師、大將程喜雙雙從帳外進來請令,異口同聲的說:“敵軍在外討戰,末將願引兵迎敵!”
他緩緩抬起頭,盯著二人,半晌忽然開口問道:“敵軍數萬大軍在營外嚴陣以待,你二人欲引兵幾何出戰?”
二人被問的一愣。
卻見司馬懿哈哈一笑,說道:“董子薄忽得援軍,故以漢軍之驍勇而陳大兵與我軍決戰。我有呂明仇,何懼其哉?子元,你兄弟二人留守營寨。其餘諸將遂本都督一同會一會這位徐州的都護使。”
他似乎想明白了董淵出兵決戰的意圖。
司馬懿留下三萬兵馬給司馬師兄弟,帶著十萬大軍出營寨,列於陣前。
卻見那魏軍漫山遍野,到處都是;刀劍林立,旌旗飄展,氣勢比那漢軍一點不差。
一頂傘羅綴立在三軍正中,傘羅之下便是魏軍大都督司馬懿。
司馬懿身後緊隨其身邊的便是新提的偏將軍呂星呂明仇,然後是征北將軍程喜、安東將軍陳褰、四中郎將、十大偏將軍。
司馬懿往漢軍營寨中望去,卻見黑壓壓的一片,三軍當正中一簇馬上騎將,碩大帥旗之下為首大將正是徐州都護使董淵。其身後幾員大將都是那幾個能征善戰的將軍,看那個與周偉周畢雲並肩立馬、披著同樣的大紅色披風的悍將應該就是新到援軍的驍騎將軍霍戈了吧。
再往四下裏,他竟然發現少了一樣兵種!
騎兵?漢軍的騎兵去了哪裏?
發現如此異樣,他的心猛然揪到了一起。
不好!
“程喜、陳褰,你二人馬上往兩翼去,敵軍騎兵要突襲我軍兩翼!”好一個司馬懿,如此布局竟然被他一眼看出!真乃神人呀!
“諾!”程喜、陳褰二人得令,策馬往兩翼而去。
董淵在對麵並沒有看到這個細節。
他對霍戈、周偉、尹齊點點頭。
三人遂策馬出陣,齊聲高聲喝道:“呂明仇,你自持武藝高強,悍勇善戰可敢與我等一戰?”
三人就好像是合戰人家呂星,乃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說的是那樣的理直氣壯!
呂星看了看三人,其中一個是自己手下敗將,另外兩人都是用槍的看來是兩個好手。那周偉雖然是自己手下敗將,但是也是一上將之選呀!也好,三員上將合擊之力是否可以扛下來呢?試試,也為了日後報仇增加一些經驗!
想罷,他縱馬上前,想司馬懿請戰:“都督,區區三個跳梁小醜何足掛齒?待末將拿下便是。”
司馬懿似乎是看出來董淵的意圖,本意不願呂星出戰,可是人家自己請戰也隻好作罷,遂點點頭。
呂星縱馬出陣,高聲喝道:“有何不敢?汝等潑皮小輩盡管放馬過來便是。爺爺若說個不字,便是懦夫!”
霍戈長槍往馬鞍橋上一橫,雙手抱拳微施一禮:“某乃揚州驍騎將軍霍戈是也,將軍強悍,我等隻好合力一戰了!”
尹齊施禮,亦是言道:“揚州突擊將軍尹齊有理了,還望將軍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