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工作室篇(2 / 3)

按照張揚的規劃,工作室正以著驚人的速度低調的擴大著。

張揚一手組建起來的這支隊伍,每個人都已經可以獨當一麵!每個人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

但很有意思的是,不管是特效團隊還是後期團隊,又或者是徐小雅堅持要成立的人事部和財務部,他們的辦公地點無一例外的都是在樓下。

各個職務按樓層分布,一個團隊擁有一層或是多層的巨大空間,闊氣到沒朋友!

工作室的辦公室自從張揚走後就沒有再加入過一個新人。

甚至,除了張揚的朋友們,其他人想要進入這層辦公室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這是屬於他們的辦公室。

這裏有屬於他們的回憶,有屬於他們的溫馨。

他們很細心的守護著這個地方,守護著這個專屬於她們的回憶。

......

徐小雅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地奔波。

她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那些捐建的學校身上。

跟當地接洽、赴當地考察、還有學校的建築質量以及後續老師們的安排。

她帶領著一整個團隊親力親為,為每一個環節把好關,爭取不浪費張揚留下的每一分錢。

這一年時間,他們已經建了十幾所小學。作為配套資源,他們也分別為這些地區偏遠的學校招聘了一批支教老師。

她們的工資由工作室支付。

待遇和各方麵福利不比京城的同行們低。

這些老師無一例外的都是從師範學院剛畢業的品學兼優大學生。

如果不是品學兼優,一般人就算是願意去,她們也不願意也不敢要。

當工作室把這些待遇拋出來的時候,這些大學生們的心裏也是翻起來濤天巨浪!

天知道當時的她們到底受到了多大的驚嚇!

張揚居然全資捐建了這麼多小學?

他居然給他們付工資讓他們去支教?

更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在偏遠地區支教滿三年後,她們可以再度回到京城。

因為徐小雅跟她們說,張揚工作室準備在京城新建一所覆蓋小學初中和高中的私立學校,各方麵的程序都已經走完了,她們計劃在五年內完成小學和初中階段的所有建設。

也就是說,現在答應去支教的這批大學生,將來會是這所私立學校的第一批老師。

她還說,她們會很努力的把這所學校打造成全國最優秀的私立學校。

沒有之一!

他們有這個信心和底氣!

這些好到沒朋友的待遇把這些大學生們震撼得死去活來!

說實話,對於偏遠地區的那些可憐的孩子,他們也是十分同情的。支教的念頭也不是沒有在他們腦海中閃現過。隻是......他們也要生活。

衣食住行這些基本的生活需要都是要金錢來支撐的。

沒有幾個人敢拿自己的未來開玩笑。

他們,有心無力。

但現在,張揚工作室幫他們解決了這個最大的隱患!

它成為了他們堅強的後盾!

當他們看到徐小雅遞過來的合同上清楚的把剛才她承諾的一切都寫在上麵的時候,這些同學們無一不是張大著嘴驚得久久無語。

他們用一種難以置信到了極點的目光看著她,許久都沒有反應過來。

他們不理解。

他們感受到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受到了很猛烈的衝擊。

這一幕,改變了很多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那一刻,他們重新認識了張揚。

......

低調。

低調。

還是低調。

向來低調的張揚工作室在他們的甩手掌櫃莫名消失後就愈發的低調。

像建小學建學校聘支教老師這些事情他們都是在暗中進行的。

她們沒有向外界透露過一個字。

甚至,他們建好的學校都以當地的村莊命名。

像他們建好的第一所小學就叫做十裏小學,因為那個村莊就叫做十裏村。

當時那個老村長也詢問過徐小雅是不是起一個類似於張揚希望小學這樣的名字,但卻被徐小雅一口否決。

在這件事上,張揚曾特別交待過,一定要以當地的村莊命名。

她不知道為什麼,但她依然是嚴格按照他的要求行事。

恐怕也隻有張揚自己才知道,這些榮譽他已經不需要了。他隻是很純粹的想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以回報這個他生活了三年的世界。

隻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工作室做的這些事情最終還是被神通廣大的媒體朋友發現了。

有個記者意外的從教育部知道了他們那所私立小學通過審核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