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少年先鋒團大部分進入了通道,太一沒能放鬆,反而是心頭一緊,意識到自己的失誤之處。
在大多數兵法中都忽略了這個問題,但極少數情況下卻能如同火山般爆發出巨大傷害,這就是地形。中國古代戰爭,也就限定在神州大地上,戰爭也就在人多的地方中,孫武、孫臏、墨翟、王詡、尉繚這些兵法大家,怕是也沒能想到行軍可以尷尬到不認路的境地。可是在地下世界,地廣人稀、客場作戰,不認路卻是正常。
“走一步看一步吧!”太一這麼想著,就指揮著團隊衝著路寬的地方奔去。隨著通道越來越窄,從原先的20米寬逐漸到了4米寬,行進速度難免有所下降,負責斷後的任務也變得極為輕鬆,隻是太一心中惴惴不安。若是這樣下去,通道越窄,理應是越好辦,20米的寬度需要15人左右參差布防,差不多是一層防線,而4米寬的通道隻需一個7人團隊就堵死了,這樣一來,就是堅守幾十天也沒問題。
眼光在牆壁上掃過,心意一動,把劍插入土壁中。那土雖說被擠壓的堅實,卻也沒能阻擋劍鋒,太一頓時心中有了計較。縱使敵人從通道兩頭堵住,團隊也能挖土逃離,可是,敵人就不會挖土進攻嗎?一招錯,步步錯,可錯又在哪裏?
太一集中了地形師,用土崩堵住後方,弄塌四十米,又設了偽通道,想必能爭取不少時間。後邊的問題暫時解決,太一就趕到最前方,要親自帶隊尋路。路過時看到團員背著頭瓶,心中也是一陣悲傷。(頭瓶,身體被切碎了,但隻要頭還好,就不算是意識死亡,及時把頭取下放入器皿,以生命液維持頭顱生存,就還有救。即使是把軀幹補上了,可是修煉也是倒退一大截,時間上也是耽誤了。)
太一在前麵帶隊,倒也沒路可挑,直到現在也沒有分岔口,確切說是主道分明。地下生物有貧瘠區,也有繁榮區,這裏已經很靠近繁榮區了。貧瘠區就等同於深山寨子,而繁榮區則是城市。差別不僅是規模上,更主要的是道路,貧瘠區的地下生物大多是野草一般自生自滅,而繁榮區則大為不同。按照生物學的食物鏈來算,老虎吃十公斤的肉增重一公斤(打個比方,不是確切值),被老虎捕食的兔雞鹿等,需吃草十公斤增重一公斤,也就是一隻250公斤的成年老虎需要25噸的草料養活。沒有道路,這樣的高端生物就是奔死累死,也湊不齊足夠的養分啊!這些道路就像是公路穿過村莊城鎮一般,也是維持著地下生物係統的主動脈。因此一路上都是布滿光菇以及守著光菇的斑狗、沙蟲,藤蔓樹木也是偶有,接近“村鎮”時,生物立刻變得密集,遇上兩隻斑狗打架或是螞蟻群鬥,實屬正常。
太一不知道的是,這些“村鎮”確實隻有一條主幹道,但還有很多通往其他“村鎮”的小路。在太一心中,人類聚集地都是交通要道,怎麼會隻有一條通路?他自然是無法理解,這片地下世界、地下文明還達不到平麵路徑的程度。就像是秦朝的時候,秦始皇的馳道,使全國各地連接了鹹陽,線條串連;而到了宋元明的時候,水路運河,各地區都有了多種出路,形成交通網絡。顯然,這裏才剛剛發展出“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