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解析神奇的科學發現(9)(2 / 3)

盡管設想眾多,也還有不少人對大西洲的存在持否定態度。他們指出,既然柏拉圖提到大西洲當時已經具有高度文明,已經懂得使用金,銀,銅製品,那為什麼到目前為止,考古學家仍然沒有找到這方麵的證據。還有,如果大西洲的確存在,那麼一些商品比如陶器,大理石雕刻,戒指和其他裝飾品必然會隨商品貿易散落到鄰近地區。可人們至今尚未找到大西洲的任何遺物。而且根據大陸漂移說,現有的大陸都能巧妙地吻合接在一起,拚完之後,就沒有大西洲的立足之地了。

關於大西洲的爭論,不管結果如何,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人類對未知事物的這種執著的探索追求精神,是永遠值得提倡的。

揭開都靈裹屍布的秘密

都靈耶穌裹屍布是人類史上最值得被研究的物品,據傳說,耶穌被第十三個門徒出賣,被釘死於十字架上,三日之後卻複活過來,這個日子後來成為基督教的重要節日——複活節。耶穌複活後,隻剩下曾經包裹著他的屍體的裹屍布。

若幹年以後,在意大利都靈大教堂裏出現了一塊聖物,它被稱為是耶穌基督的裹屍布。這件聖物一直受到基督徒們極大的敬仰。但是後來有人產生了疑問:它真是耶穌的裹屍布嗎?

都靈大教堂裏的裹屍布長4.2米,寬1米,為亞麻質地,稍微隔開一定距離,就可以清晰地在上麵看到一個人的正麵與背麵的影像。影像身高1.8米,長發垂肩,雙手交叉放置於腹部,在頭部,手部,肋部與腳部有清晰的紅色血漬狀色塊,正與聖經上所記載的耶穌釘死時的狀態相同。

正因為這一神秘的傳說,裹屍布一直被教徒視為神跡,是對耶穌存在的一大證明。同時,關於“都靈裹屍布”的一切,始終困擾著科學界,很多科學家試圖解開個中謎情,但論斷一再被推翻,又一再被提起。

關於耶穌的裹屍布,曆史上有過零星的記載。公元13世紀初,一個名叫克勞裏的編年史家寫了一本書,書中記載了他於公元1203年在君士坦丁堡看見過一塊據說是耶穌的裹屍布的長形亞麻布。公元14世紀中葉,在法國一個屬於領主夏爾尼的城市利萊的教堂裏,基督徒們發現在祭壇上供著一塊淡黃色的亞麻布,上麵印有一個還能夠辨認出來的耶穌像。至於這塊裹屍布怎麼會從中東來到了歐洲,其原因隻能被推測是當時各種掠奪戰爭的頻繁。

公元15世紀,這塊裹屍布傳到了薩伏伊公爵路易斯之手。公元1532年,存放裹屍布的教堂裏發生了一次火災,裝著裹屍布的盒子上鑲的銀被燒熔滴在裹屍布的幾個角上,使它遭到了一些破壞。人們用水撲滅了火,可也使裹屍布上留下了明顯的汙跡。後來,路易斯又把這塊裹屍布帶到了意大利,放在都靈的大教堂中珍藏。從那時起至今,它就一直安放在這座大教堂的聖壇上。

那麼,都靈大教堂中的聖物真的是耶穌裹屍布嗎?為了給大家一個滿意的說法,公元1898年,都靈大主教終於同意第一批科學家直接對裹屍布進行考察。

攝影專家S·皮爾是這批考察人員中的一個,他第一次拍下了這塊裹屍布的照片,可是,當S·皮爾觀察這塊裹屍布照片的底片時,他發現這塊底片上麵並不是那種黑白顛倒的圖像,好像裹屍布上的圖像本身就是底片圖像,也就是說,裹屍布上的圖像是根據一張照相底片繪製的。要知道,無論古代的哪一個時期,偽造者都是無法繪製出一個照相底版來的。

看來,偽造裹屍布的可能性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