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的第一家服裝店被選在了西單。
本來,可供選擇的地方還是非常多的,曾紹清比較傾向的兩個地方,其一就是西單,其二就是王府井。曾紹清很清楚,這兩個地方,在後世的整個北京,都是最著名的商業區。而且,就是現在,這兩個地方的商業氛圍都已經非常的濃厚了,這對顧客的吸音非常重要,畢竟,對商場來說,人流量是能夠起到決定性因素的作用的。
原本,曾青毓他們是打算就在萬壽路上找一家店麵,這裏很多都是中組部的產業,需要付出的房屋租金將會少很多。再一個就是這裏離家很近,非常方便,而且,這附近的人氣也算是不錯。
不過,曾紹清卻是堅決的否定了這個建議。在他的計劃中,這將是他踏足商業的第一塊試驗田,未來也將是他的根基所在,所以容不得有一點點的馬虎大意。所以,這地點絕不能隨隨便便的就定下來,必須要選擇最好的位置。
在曾紹清的堅持下,最終還是決定將其定在了西單。
有了這個決定,再去找一家合適的店麵就好辦多了。以曾家的人脈,這更是不成問題。隻是,因為這啟動之時資金比較少的緣故,這選擇的店麵,就必須得好好考慮。
首先,現在租下的店麵麵積肯定不能太大,畢竟,即使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在西單這樣繁華的商業區,房租還是很貴的。要是店麵麵積過大,那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去進貨了,這可對服裝店的發展非常不好。
其次,這選擇的地方又必須有足夠的擴展空間。畢竟,隨著服裝店利潤的增加,擴大規模是必然的。甚至,曾紹清在計劃著等到合適的時候,要將其建設成為一家大型超市,甚至最終走向超級連鎖超市集團。如今的服裝店,隻不過是因為資金不足而不得已做出的選擇。
經過各種綜合因素的考慮,最終在西單商場的對麵,曾家租下了一個麵積大約在兩百多平方米的店麵。
這麼一來,商店店麵的選擇算是搞定,然後就是裝修店麵和進貨了。
曾紹清大包大攬的拿下了裝修這一項工作,而把聯係進貨渠道的事情全權交給了小姑姑曾青毓。事實上,這件事情,他現在也搞不定。畢竟,他的年齡太小,在京城也是人生地不熟的,雖然是曾家的長子長孫,但是會買他帳的人,卻是不多。
但是,換了曾青毓就不同了。先不說她那些同學如今都已經走上工作崗位,就是這部委大院裏麵的那些從小玩到大的哥哥姐姐些,現在的影響力都不小了。而且,曾青毓性格比較活潑,很得大院裏麵的長輩們的喜愛,人際關係自然是廣闊得很,甚至可以說,她的人脈恐怕比老爺子都還要廣。老爺子的性格太方正了,喜歡他的人並不是太多。
所以,這聯係進貨渠道事情交給曾青毓,那是極其合適的。
至於裝修的事情,那就簡單多了。這事情讓曾青毓給他介紹了幾家在京城裏麵比較有信譽的裝修公司,然後一通電話一打,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裝修公司的人來得很快,這也是因為他們本身也在京城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