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入一九八四年的二月。
二月五號,也就是農曆八四年正月初四。
曾紹清和老爸老媽再次出現在了首都的萬壽路八號院。
他們這是來首都拜年的。
曾家如今的情況非常好。
如今的曾紹清,已經上了初三。這小子再次跳級了,他隻是讀了一年初一,立即又迫不及待的跳級去讀初三。甚至,他還拉上了羅慧妍,小姑娘被他累的夠嗆,雖然羅慧妍也很聰明,但是,這樣跳著級上學,對她來說,還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曾紹清的老爹曾欽銘,因為幫陶世清陶書記出主意,打開了在古城縣的局麵,得到了回報。就在半年之前,擔任陶世清秘書一年半的曾欽銘,終於被下放古城縣羅溪區,任區委書記,行政級別仍然是正科級。但是,這畢竟是實質意義上的往上走了一大步了。
曾紹清的老媽羅月,在曾欽銘到羅溪區任職之後,也去了羅溪鎮鎮上,也就是說,如今的曾紹清一家,算是在羅溪鎮鎮上安家了。
這兩年,羅月在羅慧妍老媽的幫助下,將家裏的小百貨攤經營的很不錯,兩年時間,賺了好幾千大洋,加上前些年家裏的積蓄,曾紹清家成為了羅溪區第一個萬元戶。
在曾紹清的攛掇之下,羅月斥資三千元,在鎮上買了一塊地,建起了一座兩層樓的小樓房。小樓房占地麵積在三百平方米的樣子,第一層被改裝成了一家超市,當然,並不是正規的超市,隻是後世鄉鎮上麵的那些小百貨一樣的。羅溪鎮這樣一個三四千人口的小鎮,哪裏撐得起一個真正的超市?
小樓房的上麵一層,則是被改造成了兩套房子,曾紹清一家住了一套,羅慧妍母女三人住了另一套。
想起這一套房子花去的錢,曾紹清就想笑。
所有的建築用地,足足有四百平方米,但是也不過是花去了三百元,這在後世,哪怕是像羅溪鎮這樣的小鎮,也是不可想象的,怎麼也要花費好幾十萬才能買下這四百平方米的地基了。
而要是建起這麼一棟樓房,花費恐怕要兩三百萬。
但是在這個時候,卻是總共花費了三千元而也。
二十五年,至少漲了二千五百倍,平均每年漲一百倍啊!
怎一個觸目驚心了得?!
曾紹清父子三人搬去了鎮上,但是,曾紹清的外公外婆卻是怎麼也不願意去鎮上,說是放不下家裏的土地。當了幾十年農民的他們,土地就是命根子,更何況,這土地才承包下來沒幾年呢。
曾欽銘和羅月也無奈。幸好兩位老人現在都還身體健康,不用太擔心。
在首都,曾紹清的爺爺一家人也非常順利。
老爺子因為在兩年前,在曾紹清的攛掇下靠近了曾家的那位老祖宗,在去年秋天的時候,在那位女老祖宗的推薦下,更進一步,出任中組部幹部二局局長,享受副部級待遇。這已經是非常顯赫的職務了,要知道中組部幹部二局可是負責黨政和外事部門幹部的培養、考察、配備、調整、任用、管理,也就是說,全國的省部級黨政幹部,外事幹部都必須從這裏過一遍。即使是在中組部,這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