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不聽課的學生(新書求支持)(1 / 2)

PS:麻煩大家收藏一下,粉嫩需要書友們的支持。推薦票也不要忘記投啊!嗯,再就是大家有空了多點點吧,現在的點擊對《商譽》這樣的粉嫩新書是極其重要滴,雪戀拜謝!

……………………………………………………

羅溪鎮,共和國楚南省乾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城縣轄下的一個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鎮,距離自治州首府乾州約有一百公裏左右。位於雲貴高原東端的武陵山區,人口約莫三千人左右。

一九八一年時,這裏隻有前後兩條不過裏長的街道,街道的兩旁,全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小店鋪,這些小店鋪都是木屋。每逢夏季大雨過後,整個街道就會變得泥濘不堪,那足以沒過腳踝的厚厚黑泥足以令所有的行人都不禁為之皺眉。

羅溪鎮中心小學的大門就在前大街最為繁華的十字路口不遠處,學校並不大,兩棟破破爛爛的二層小樓和一棟新蓋了不久的三層教學樓,再加上一個泥土地的操場就構成了它的全部。在兩千年後人眼裏看來穿得土裏土氣的孩子們就在這裏開始了他們“灰暗”的童年。

“同學們,爸爸給你一個桔子,媽媽也給了你一個桔子,你手裏有幾個桔子啊?”講台上穿著灰色外衣,肩膀上搭著一根長長的辮子,約二十三四歲的女老師正在給孩子們上數學課。

“兩……個!”所有的孩子齊心協力、鼓足了底氣、拉長了聲音竭力地喊道,那聲音洪亮得連站在走廊外的人都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對,同學們說得對!一個桔子再加上另一個桔子等於兩個桔子,所以呢,1+1=2!”年輕女老師一邊笑逐顏開地說道,一邊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1+1=2。

女老師眼光流轉間,已看到坐在最後一排靠窗的男孩兒正聚精會神地看著窗外,也不知道是什麼新奇的東西又吸引了他的目光。

女老師不禁心中暗暗歎了口氣,頗有些無奈地暗地搖了搖頭。如果說是其他的孩子,恐怕她早就叫起來以回答問題的方式來提醒他不得上課走神,但是對於這個孩子,一年級的數學課實在是算不得什麼了,也難怪他會關注窗外。

學期剛剛開始她接手這個班時,對這個班級裏麵年齡最小,上課根本就不聽課,隻會睡覺、練字、看課外書、看窗外的孩子,可是令她頗費了一番苦心,可是無論是和他談,還是和他的父母談,費盡了口舌,這孩子依然是我行我素,上課時除了不聽講外,什麼事都幹,還過還好,他從不打擾同學聽課。

不過說實話,這個孩子亦有他出色之處,剛剛五歲的他,已經識字兩三千個,九九乘法表他可以倒背如流,就連一次她特意想為難這小子而偷梁換柱拿來的小學五年級的試卷都根本就難不倒他。

這次半期測試他雖然並沒有拿到滿分,但是也僅僅錯了一個小問題,而且那個錯誤顯而易見是這小子馬虎所致。

了解了這個孩子情況的她也就不再多管他,任他上課時自由自在,隻要不打擾其他人聽課就好。不過這曾紹清倒也是個乖巧的孩子,上課時除去看各類課外書外,就是看著窗外發呆,從不招惹其他孩子。

“唉,這孩子的年紀實在是太小了,才滿了五歲沒幾個月,否則的話倒是可以考慮直升初中。也難怪他坐在這裏漫不經心,這些課程對於他而言根本就沒有任何吸引力。”女老師一邊在黑板上寫著,一邊想到。

這個個頭並不高,甚至於在同齡人中還有些偏矮的男孩兒自然就是曾紹清了。

擁有著前世記憶的曾紹清,自然對這小學一年級的課程沒有任何興趣。而特殊的條件也給了他借口。因為父親曾欽銘和母親羅月都算是知識分子,自從曾紹清開始學會說話之後,兩人就開始手把手的教曾紹清看書認字。

八十年代初的中國,雖然大多數人已能過上維持溫飽的生活,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肉、雞蛋、糖、花生這些東西還是需要憑票購買,隻有在過年過節時,才能過過讒癮的好東西。想在平時吃,那可是頗感肉痛的。幸好曾欽銘經營著百貨生意,家裏又養了幾隻雞,小日子在這個鄉裏過得還算是不錯的。隔三差五地給家中的寵兒曾紹清加個雞蛋對於他們而言,還算不上什麼過份的負擔。

曾紹清右手揣在兜裏,漫不經心地撥弄著手裏的一個白水煮雞蛋,這東西他早就吃膩歪了。在這個年代裏,食色味香十分考究的美食,那絕對不是大多數人所能享受的。縱然有足夠的原材料,也沒有人為此而絞盡腦汁地去琢磨。吃飽,是這個時代人們的第一要求,至於什麼色香味,怎麼做會更好吃,那就不在絕大多數人的考慮範圍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