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0章 落花風雨更傷春(1 / 1)

本以為會順利的商討,卻因為福臨貿然提出的條件而陷入了僵局,親王吳克善很明顯有了怒意,但礙於皇太後在場的份上,始終沒有發作出來。

福臨卻偏偏不依不饒地說道:“怎麼?舅父和皇額娘怎麼都沒聲兒了?”

宛甯見勢趕忙拉住福臨規勸道:“皇上,不要再說下去了……”

福臨卻完全不理會宛甯的勸阻,繼續道:“舅父、皇額娘,你們也說隻是給孟古青一個位置,那朕現在就給了,但是皇太子的人選,朕自會抉擇。”

親王吳克善終於忍無可忍道:“皇上,你不要欺人太甚了!我吳克善為你鎮守蒙古草原數十載,保的大清這十餘年的安穩,為的也無非是在朝中能有一係血脈,以為了我科爾沁的族人日後的生活,如今你這番無禮要求,根本是不顧及滿蒙之間的關係,若是日後蒙古一帶失守,你也休怪得舅父我鎮守無力!”

皇太後聽到吳克善這麼說也是一驚,忙起身道:“哥哥,你這是何意思?!”

吳克善冷笑道:“皇太後,大清日後若是亂了邊疆寸土,就不要怪我這個做哥哥的不作為。”

在場的人都聽的很明白,吳克善是在以蒙古科爾沁一帶的安危作威脅,倘若福臨一再堅持,他很有可能就此翻臉。

宛甯亦明白這話中的意思,走上前,向吳克善福了福身子,道:“臣妾董鄂宛甯代皇上向親王您賠罪……”

還沒等宛甯說完,福臨已經將她一把拉回了懷裏,惡恨恨地盯著吳克善道:“你同那攝政王一樣,隻會拿大清的安危來威脅朕,朕今日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能夠被你們玩在手掌之中的小皇帝了!”

氣氛進入僵持的境界,宛甯無奈,隻得向皇太後下跪,福臨見她跪下,便想上前把她拉起來,卻沒想到被宛甯用力推開,說道:“你別過來!”

福臨愣了片刻,不解道:“宛甯,你做什麼?”

宛甯朝著皇太後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冰冷的地麵堅硬如鐵,她磕到第三個的時候,額頭已經滲出絲絲血跡。

“皇太後,臣妾董鄂宛甯向皇太後請罪,如今這地步,皇上已經聽不見勸了,那麼就請皇太後恩賜宛甯出家為尼,替我大清日夜祈福,也免得皇上再為臣妾而壞了滿蒙聯姻的規矩。”說罷,她又俯下身重重地向著皇太後磕了一個頭。

福臨生氣地朝著宛甯說道:“宛甯,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什麼出家為尼?什麼為大清祈福?你是朕的皇貴妃,是……是朕以後的皇後!”

“皇上!”宛甯忙製止他再說下去,起身一步一步地走到他麵前,而福臨似乎也被此刻宛甯的舉動所驚愕,不知道她到底想做什麼。

“福臨。”宛甯輕輕地喚了他一聲,但對於此刻針線落地可聞的氛圍下來說,這一聲名諱,她叫的很清楚。

福臨錯愕了一下,點了點頭,宛甯又走上前一步,直直地看著他道:“我和你說了很多次,我與博果爾自幼一起長大,早已對他有情,你為他兄長,我也是從小敬你如兄……哪怕如今我懷你骨肉,這種感情依舊沒有辦法更改,福臨,我……我不值得,你這樣的付出,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福臨此刻的眼神無辜而靜默,像是很小的時候,他望著不疼愛他的皇阿瑪一樣,隻是渴望對方一句溫存的話語,渴望對方一個溫暖的懷抱。

他沒有說話,隻是伸出手,牽住了宛甯的手。

宛甯想要掙脫開,卻被福臨握地更緊,“福臨,不要錯下去了,你是大清國的皇帝,你該怎麼做,你明白的。”宛甯繼續勸說道,可是福臨的手卻緊緊攥著她的手,怎麼也不肯放開。

在場的人都不曾領會到,此刻的福臨,該是怎樣的心情,在他深愛的女人麵前,在滿蒙聯姻的利益誘導之下,在種種的無措選擇之中,他不知道,該如何去決定自己該走的路。

吳克善忍無可忍般地起身怒道:“看來今日是討論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了!”說罷,便要拉著孟古青離開,福臨見他們欲走,也似乎終於動搖了,深歎了口氣,緩緩地鬆開了宛甯的手,轉過身對吳克善道:“舅父,朕現在就下旨。”

在場的人,包括宛甯在內,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吳克善還是不放心地問道:“那這太子的問題上……”

福臨耷拉著眼皮,已經很疲憊的樣子,不屑地回道:“以優者待選。”

吳克善轉過頭望向皇太後,皇太後無奈地搖了搖頭,歎息道:“皇上,曆代皇室大都以嫡子為繼承人,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中宮之子一掌貴嫡,可堪皇太子之位。”

“皇額娘,大清國曆來賢以治國,朕不覺得出身有什麼問題,倘若論出身,那麼今日朕也沒有資格坐在這朝堂之上了。”福臨在皇太子人選的問題上依舊堅持著不肯有絲毫鬆懈,似是下了想要立宛甯的孩子為太子。皇太後生怕再討論下去又生事端,隻好不再作言,親王吳克善也無奈地搖了搖頭,然而在目前看來,唯有將此事容後商選,才能緩解眼下已然緊繃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