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民族的歸屬感(2 / 2)

駐兵多少從一定程度上的確是可以給人帶來安全感,但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很難的,本土不可能抽調那麼多兵力過來,而且也沒那麼多兵力可供調遣,所以還是得另外想辦法。

“這個問題我覺得你交給楊雨舟可能會比較更靠譜,他的忽悠能力在我之上,其實問題很好解決,隻要有利益誘惑他們就過來了,你以為他們不喜歡錢嗎,現在澳洲正式進入私有公有經濟共同時代,光靠公有經濟的分紅是很難過上更好生活的。”

“那你的意思是,讓楊雨舟回去香港的好處,這裏投資空間很大。”周揚試探的問道,畢竟他不知道吳正道的真實想法。

“隨著呂宋和馬六甲的開一定會吸引大批冒險的資本家前往,這些教師出身的人,一般來他們很難在這分到一杯羹,所以這個時候你可以適當伸出橄欖枝。”

經過吳正道這樣一提點,周揚似乎想到了什麼,好像的確是那麼回事,隻是香港產業比較單一有什麼可以是吸引到他們過來的。

香港的產業還是比較單一的,主要做的就是進出口貿易中轉,把澳洲的貨物從這裏販賣給經銷商,本地出產的隻有水泥,糧油一類的,紡織業沒有完全展起來。

“我覺得你的展思路要變化啊,不能隻把眼光隻放在這幾樣上,什麼食品深加工業也是展的對象啊,未來這裏軍方橋頭堡,需要的軍用食品很多,你完全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去展啊。”

除了展這些之外,吳正道能想到的掙錢生意太多了,要是他來當總督的話,他還會搞出博彩業,這東西不管任何時代都有人搞,大明不缺少有錢人啊。

戰事一旦生這些有錢肯定會跑,帶著家財肯定是往沒有戰火的地方走,而且以李自成那個德行,這些官員士紳也一定會走。

所以吳正道覺得周揚的展思路上有些問題也沒有錯。

“要多看多學習啊曆史上原有的東西,”吳正道語重心長的道。

曆史上香港和那些後世有名的國能展起來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雖然時代不同,但有些東西還是可以借鑒學習的。

周揚一臉懵逼看著吳正道:“看來你的確比我更適合做這個總督,當初你為啥不來。”

“嗬嗬,因為這裏沒有美人,所以你懂的。”吳正道一臉壞笑。

“就按照我給你的去做吧,你完全可以讓楊雨舟去幫你忽悠,而且身為香港海外領的二號人物,他有這個責任,你得告訴他這是政治任務,做好了對將來升遷有幫助,他一定會完成的比你想象的還要好。”

都知道楊雨舟是個官迷,所以要想他做事,先就要用利誘他,掙錢方麵已經沒法利誘了,那就隻能從他內心想的管位上進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