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對於農民的吸引向來是大的,不管是任何時代,土地對於農民來就是根本,擁有了土地就有了安家立命的根本,但同時又讓他們感覺到糾結的是,到底這個可信度有多高。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出來,進行勸倒才能順利的完成,原本華佗是在好不過的人選,隻是這個時候他不在,那就隻能這個差事落到了周揚身上。
周揚是僅次於華佗在難民中較有影響力的存在,他幾乎每周都會前往難民營中親自放食物,對他們進行噓寒問暖的工作。
“也隻有你去了才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吳正道笑著給周揚。
現在難民們對於移民到澳洲的宣傳還是比較有防備心理,主要的原因在於沒有一個可靠信任的人,而周揚的出現正好可以打消他們這個心理,但想要完全打消幾乎可能,隻能是先試一試。
沈猶龍的身份注定了兩廣的官員不可能直接出麵解決這個事情,周揚帶著使命來到難民營,見著他來,難民們一個個給他打著招呼。
周揚也熱情的給大家問著好,然後趁機扯開話題,問他們對去澳洲有什麼顧慮。
有些年紀大的也就直接,其實顧慮就是怕那些條件是騙人的,畢竟上沒有掉餡餅的道理,免費給吃住不,還給土地。
周揚嗬嗬笑著:“鄉親們,你們要是相信我的話,那就前往澳洲,是否真假去了不就是知道嗎,即便是那裏在苦再累,也比你們在這吃不上飯強吧,實話吧,本國政府考慮到難民的數量越來越多,已經決定削減對大明救助的資金,所以你們即便留在這裏也無濟於事。”
其實白了對於他們來,他們的擔憂基本上都是多餘的,別的不就吃飯問題,去澳洲不管做什麼都會有一口吃的,留在這裏每領著那點救助糧還不夠一家吃飽呢,所以還不如前往,他們唯一留戀的還是故土。
希望有一能回到家鄉,但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難民到來,又讓他們感覺到希望渺茫和絕望,當聽到周揚澳洲將會減少救助的時候,他們已經徹底的陷入到了絕望之中,這是他們唯一的活路。
一個個都叫著周大人不可啊,不可啊,周揚扶起那些跪倒的人。
“鄉親們也要體諒我國政府的苦衷,隨著人越來越多,我澳洲國原本就地廣人稀,種植的糧食較少,根本滿足不了消耗啊,所以你們移民到澳洲也是為自己和後續的難民做貢獻,隻有開墾出更多的土地,才有更多的糧食拿來救助大明的同胞。大夥可以回去好好想,要是願意就前往移民站進行登記體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