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減少土著的使用,先就要有足夠的農業基礎人員,這些土著雖然好用,不用花錢,但生產力是不能和那些大明移民相比較的,這一點可以得到肯定。
當前的農業人口的總數必須提高,具有專業農業種植經驗的人數必須要有增加,才能滿足減少土著使用,糧食量產的可能性。
隻有開墾出更多的農業用地,加大糧食的產量,才有可能擴建儲備糧倉,如果完全依靠進口糧食建立起糧食儲備糧倉的花費很大,這筆錢完全可以節約下來,放到具有意義的解決移民家屬定居問題上來。
這幾個問題看似不相幹,但要連在一起,你就會現,其實他們之間的關係可以息息相關,就是一個循環體之間關係。
所以劉誌和張偉這次算是在執委會委員們麵前露了一次臉,而且恰到好處的與執委會提出的方案有些重合,這對他們兩個人以後展可以是相當大的。
就比如確定建立的第二個城鎮,新洛鎮,這個城鎮的主要展規劃是農業,爭取在164年底展成為澳洲的糧食重鎮,完全擺脫依靠進口糧食局麵。
雖糧食儲備這個計劃還沒有完全展開,但一些工作確實可以開始考慮啟動的,比如糧倉的選址和建設這些至少可以先期完工。
備糧是一個大工程,未來幾年內如果要幹涉大明的內部事務,糧食是一樣必不可少東西,大明之所以會有農民起義,完全就是因為受到了冰河時期的影響,糧食減少,農民吃不上飯,加上土地兼並所引起的。
所以不光是本土為了戰略需要,備上糧食之外,還要在香港也備糧,在那裏修建一處大型的糧倉,這個計劃可以從現在就開始,利用糧食高低價格之間的時間點進行購糧。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執委會特意批複了一份關於香港海外領建立儲備糧倉的專項經費,這個經費是專門用於儲備糧食之用,海外領政府部不得挪作他用。
另外對於劉誌的任用也有了新的看法,徐仁國和楊易提議將劉誌調任新的工作崗位,也就是文化崗位,新的文化部門目前還沒有組建,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讓他進行組建,這對他以後領導這個部門的工作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不過目前劉誌本人還不知道自己即將調任的消息,離開警隊,組建文化部,看似升官了,其實對於目前的劉誌來,文化部算是一個清水衙門,並不能和警察局相比。
這個消息目前還沒有通報,從他提交的那份報告來,他是有立功的,如果調任到清水衙門很有可能讓人誤會,所以楊易決定親自出麵與劉誌進行一次交談,打消他內心的想法,告訴他真實的原因。
其實楊易對劉誌的看法已經有了改變,之所以將他放到這個新的部門,自然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