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貿然出兵香港,對鄭芝龍的影響也不好,這個時候老鄭可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名聲,一心巴結著朝中大佬,裝著孫子呢。
“如果我們能夠在那長期駐防兩艘到三艘戰艦的話,對於海外領的安全將會更加有保證,隻是在經費上可能就要增加不少。”
軍費支出已經成為了澳洲執委會第三大支出費用,從李夢詩列出來的支出經費詳細表來看,軍費支付非常大,別看現在海軍和6軍的人數都不過是一個連的人,但軍隊研新武器更換舊裝備等都需要大量經費投入。
軍費支出太多就會使得政府在基礎民生建設上的投入減,這樣的話也就會造成一定的基礎建設緩慢。
王鐵錘在任的時候就已經製定了海軍擴建計劃,基本上得到了同意,但軍費支出預算已經嚴重出了大家所想,在有一個就是完美號即將進入改造,這筆經費也不。
“駐軍除了防衛保護海外公民的安全之外,也是一種威懾,這是很有必要的,這個基本上已經得到了執委會同意,遠東的情況比較複雜,我們要幹涉大明未來的事務,就必須有一個前沿陣地,這個地點放在香港最為合適。”
看來與自己想象之中受阻不同,老徐等人會駐軍很是支持,不過從這一點上也能體現出徐仁國這位前退役軍官的遠見。
“恩,如果有了駐軍,鄭家就不敢對香港有任何想法了,我們也可以很好將這裏建設成未來對大明改革的一個實驗田。”
“這個恐怕有難度啊,吳,對大明內部的進行改革,目前執委會上的意見不一,隻是同意了幹涉滿清入關之後的局勢,並沒有決定出要如何幫助大明進行轉型,你在那待過,恐怕也知道,那裏想要進行一次脫胎換骨改革不容易。”
徐仁國歎著氣,表示有些無奈,對大明那幫官員來,未必能接受澳洲的改革方案,在他看來,隻有到了最後關頭才有這種可能,曆史上的南明皇帝不就是借助過葡萄牙人的力量來對付滿清嗎?
“除了鄭家這個威脅,我覺得我們也要防範一下西班牙人以及荷蘭人,尤其時目前強盛之中的荷蘭人,他們的威脅要大於鄭家,鄭家威脅在大不會遠航到澳洲,但荷蘭人的商船卻是可以進入到澳洲本土,一旦現我們的虛實,他們是否會出動艦隊來占領這裏很難。”
曆史上荷蘭人的貪婪一點也不比後來的英國人多少,他在壯大的同時就不斷吞噬了其他殖民大國的土地,無論是利用軍事手段還是見不得人的交易他們的確成為了17世紀海上的霸主存在,如果對他們不夠重視,很有可能會給自己造成一場災難。
吳正道的這個觀點是通過幾次經過巴達維亞,觀察到碼頭裏二十幾艘戰艦所聯想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