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從大明移民到澳洲的男女,都必須經過香港海外領檢疫站為期半個月的觀察之後才可進入澳洲,至少確定沒有攜帶傳染性疾病。
這是沈鐵軍上台以來最新出的一份關於新移民和衛生條例方麵的電報,這份電報關係著今後所有的移民引進製度。
從時間上來,第二批移民是不可能在觀察半個月在返航了,隨著貨物裝滿,完美號返航的時間也就進入倒計時。
香港海外領自打楊雨舟接手之後,在原本的漁村基礎上已經展開了一次擴建,整個基地按照軍事防禦陣型構建,保證了在這的澳洲居民和軍隊有一定的自我防禦能力。
這份電報其實看似沒什麼問題,但對於香港海外領來卻是一件及其難辦的事情,要將新移民留在香港進行觀察半個月,這會加大整個香港海外領的的支出,同時人多也造成不穩定的因素在內。
老沈到是一紙空文直接下來,事情交到了,也沒個什麼經費補貼多少和劃撥,我們的經費都要用來招收移民上,那基礎建設還搞不搞。楊雨舟是學貿易的出身,一眼就看出這份文件的問題所在。
原本以為老沈這剛上台不會搞出太多的事情,可沒有想到對方馬上就來了這麼一個燙手山芋,反對吧,雙方麵子上都下不去,畢竟人家可是剛上台,第一道命令下來,你們就不聽,以後不都得有樣學樣嗎。
其實也怪信息不夠流暢,距離太遠造成了目前的這種情況,沈鐵軍擔任過鄉鎮領導,對於香港目前的狀況又怎麼會不了解,要是對於自己主觀的那一塊都不了解的話,那肯定當不好這個委員的。
香港海外領的經費支出由執委會撥付,現在投入的經費主要以基礎建設為主,如果要執行自己這道命令就必須給香港海外領政府增加經費,否則就會造成他們的建設滯後。
行政部門工作講究的就是協調,他已經像楊易提出給移民局增加這筆經費,單獨列出專項移民經費,這部分費用隻能用在對移民安置和檢驗上,不得用在其他地方。
以前王鐵錘在的時候並沒有細分,而是直接撥付一份錢給海外領政府,然後由他們自己進行調配,基礎建設費和移民招募費用都沒有分開,所以楊雨舟和周揚看到之後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基礎建設費會平攤下不少。
專項經費的使用很有必要,目前澳洲隻有教育和科研兩項專項經費支出,其餘的專項費用並沒有明確的規定,有時候多,有時候少,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必須製定出一個最低的經費撥付法,保證各部門的工作可以順利進行。
於是沈鐵軍像楊易提出這個請求,他現在有點兒感慨當初老王為什麼沒有把這事做好,以前財政權掌握在自己手裏直接就可以批複,現在卻是不行。
楊易對於這個建議還算比較支持,不過也隻是局限於移民專項經費上,至於其他的就保留了意見,其他一些經費支出可以是不固定的,所以這個沒必要每年定向,甚至有時可以直接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