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詩《英雄的生涯》作品創作於1898年。它是理查·施特勞斯以單樂章形式所寫的交響詩的最後一首。這部傳記音樂作品並不是以哪個真人或神話人物為原型進行創作的,而是理查·施特勞斯描寫和敘述了思想中的一個理想人物的生活。在《堂·吉訶德》中,主角把自己的力量徒勞地消耗在空虛的理想中,而《英雄的生涯》裏的理想主義者則是另一種類型。他是一個高貴而又與眾不同的人,但常受到別人毫無理由的反對,因幻想多次破滅而感到痛苦。然而愛情給了他力量,他終於獲得了精神上的平衡。不少評論家認為,理查·施特勞斯所描寫的英雄就是他自己。
理查·施特勞斯看得比較寬廣,他不僅描寫了同敵人進行鬥爭,而且描寫了鬥爭的勝利,及勝利後的滿足。施特勞斯沒有為這部作品寫什麼說明,他希望人們“隻要能理解它是一個英雄在和敵人作鬥爭就足夠了。”
全曲共分六段:
一、英雄;
二、英雄的對手;
三、英雄的愛情;
四、英雄的戰場;
五、英雄的和平事跡;
六、英雄從世上隱退。
音樂一開始,英勇威武的英雄主題由圓號和弦樂在降E大調上奏出,描寫了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青年及其朝氣蓬勃的力量。隨後,音樂從各個不同的側麵塑造了英雄的全貌,有的描寫英雄的潛力和精力,有的描寫英雄堅強的意誌……,最後,音樂在輝煌的銅管樂中結束。
理查·施特勞斯簡介
理查·施特勞斯(OttorinoRespighi,1879-1936),意大利作曲家,初學小提琴,畢業於波洛尼亞音樂會堂,後學作曲。先後從師裏姆斯基-柯薩科夫、布魯赫學習作曲。回國後執教於羅馬聖西西莉亞音樂學院,同時從事創作。他的作品以抒情性見長,所作交響詩《羅馬的噴泉》《羅馬的鬆樹》和《羅馬的節日》最為膾炙人口,既富有浪漫主義的色彩,又生動反映了羅馬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