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四年,她順利的考進了皖省省政府,成為一名公務員。現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可以說是天壤之別,可是,郭冬梅卻迷茫了。
社會上的生活,不是學校裏那麼單純。不是你付出了,努力了就會有收獲。黑的不再是黑,白的也不再是白,郭冬梅感到,她的生活一下子顛倒了。
當然,郭冬梅不是書呆子。相反,艱苦的生活讓她更早熟,更聰慧。可是,官場上靠的是關係,人脈,派係。有的是赤裸裸的權錢交易,權色交易。這些,不是郭冬梅能擁有的,也不是她能接受的。
五年了,看著一個個新人靠著各種關係,各種金錢開路,像坐了火箭一樣噌噌的上升,自己卻原地踏步,還是一個小小的副主任科員。說沒有羨慕嫉妒恨,那是不可能的。可是自己一個農家妹子,能怎麼辦呢?
最後,機會來了。皖省組織幹部下鄉,動員省直幹部到最艱苦的地方去,這種工作,對於省直幹部來說,既是機會,也是災難。上麵有人,有了鍛煉的資曆,以後自然可以飛黃騰達,平步青雲;要是沒人,就是發配邊疆,永世不得超生。
正是這種雙刃劍的任務,才是郭冬梅的機會。她主動申請下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工作。就算一輩子回不來,在基層,腳踏實地的幹些事情,也比在這裏虛耗青春要好。
最後,她如願以償的提了一級,以正科級幹部的身份,下到山岡鎮當鎮長。山岡鎮,就是郭冬梅的家鄉。整個皖省,最窮苦的地方就是這裏了。
郭冬梅的舉動,被同事看做發瘋。但對她自己,卻是衣錦還鄉。一個山裏妹子,能回到家鄉當鎮長,不是幸福是什麼?
回到家鄉,郭冬梅的幹勁和拚勁一下子又回來了。她又恢複到了高中時代的女超人,開始不眠不休的工作起來。小鎮窮苦,落後,教育落後,沒有工商業,缺醫少藥。這些重擔壓倒郭冬梅的身上,沒有把她壓倒,反而激起了郭冬梅的活力。
經過艱難的工作,小鎮的生活一天天的改進,郭冬梅也漸漸樹立起了自己的威信。這時候,她開始了自己從政以來最大的冒險,推進農民養豬計劃。
小鎮最大的問題就是窮。要改變,就要有自己的經濟增長點,郭冬梅的計劃,就是養豬。當然,小鎮是山區,養豬自然不能簡簡單單的隨大流。郭冬梅計劃的,是養野豬。
普通的豬,山裏養完全沒有優勢,加上運費成本,根本不是豬場的對手。可山裏也有自己的優勢,這裏靠山,出產野味。要是大規模養殖野豬,隻要規範,純天然的野豬肉,在大城市還是有市場的。可是養野豬也不是沒有麻煩,野豬野豬,就是沒養過的豬,就是山裏,也沒人養過野豬啊。
郭冬梅辛辛苦苦找來了養野豬的技術,買來了小豬仔。可這些畢竟是紙上談兵。要讓老實巴交的農民相信,並且去幹,不是一般的難。幸虧郭冬梅知道山民的心理,事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老百姓心裏還有點威信。要不然,就是養野豬這一件事,就叫她跌大跟頭。
郭冬梅要養野豬,最支持她的是她的家人。爸爸說的好,自己的孩子,自己再不支持,那還能出門啊?爸爸和弟弟,一口氣養了三十頭小豬仔。郭冬梅在鎮上辦公,每天還回家,幫爸爸媽媽打豬草,一起喂豬。他們一家,特別是郭冬梅的行動,感染了全村人,大家也自發的養起了野豬。慢慢的,全鎮十幾個村子,家家戶戶都喂養起了野豬。
女鎮長親自喂豬,帶動全鎮發家致富,這個新聞很快傳遍全市。盡管郭冬梅的本意不是為了炒作,野豬還沒有出欄,沒有真正的致富。可是縣裏市裏的宣傳,已經開始了。
郭冬梅想想,這也不是壞事,最起碼,野豬的銷路不是問題了。她馬不停蹄的奔走在市裏,縣裏,宣傳著山岡鎮,山岡鎮的野豬。
那一天,她剛剛在縣裏開完會。縣領導為她慶功,晚宴一直到深夜。天太晚了,她當晚就留在招待所。晚上,被酒精刺激的郭冬梅作了一夜的夢,夢到野豬排著隊出山,變成了一個個金豬。她和爸爸媽媽,弟弟弟妹,還有全村全鎮的人慶祝。電話來了,省裏要提升她正處,正廳,一年後就正省。這時候轟隆一聲,她從夢中醒來,全身是汗。
那時候,她還不知道,天已經變了,末世來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