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1624年,是一所中等規模的學院。招收男女生。
(十六)奎因學院
建於1340年,自1979年10月起開始招收女生。研究生除來自英國、美國大學外,還有來自西歐的。
(十七)聖安妮學院
建於1893年,是牛津大學中招收女生較早的一所學院,也是一所較新的學院。它的前身是牛津大學婦女促進協會監督下於1879年至1893年成立的牛津家庭學生學會。1953年該校學生與聖安妮學會合並成聖安妮學院。
(十八)聖凱塞琳學院
建於1963年,招收男女生。該院成立時就注意到文理科的平衡。此外,男女生也保持一定的比例,約3:1。
(十九)聖埃德蒙學院
建於1278年,是牛津大學中一所新老結合的學院。招收男女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學院有了迅速發展。該院在教學上有不少改革。它在牛津大學中是第一個配備下列各課程教學人員的:工程學(1959年),冶金學(1963年),地質學(1964年)。
(二十)聖希爾達學院
建於1893年,是一所女子學院。約有1/3的學生學數學和理科。該院也招收其他大學畢業的研究生。
(二十一)聖休學院
建於1886年,是一所女子學院。圖書館藏有許多文理科方麵的書籍,還收藏有鳥類標本、18世紀法國文選集等。
(二十二)聖約翰學院
建於1555年,招收男女生。院內許多建築還保持著中世紀的風格。圖書館藏書9萬冊,既有最新著作,也有許多早期圖書和原稿。
(二十三)聖彼得學院
建於1929年,招收男女生。
(二十四)薩默維爾學院
建於1879年,招收女生,是以維多利亞數學家、科學家瑪利·薩默維爾(1780—1872年)的名字命名的。它一直得到許多牛津大學出身的著名人士和最先支持婦女上大學的倫敦同業公會的資助。科學家薩默維爾在世時非常重視學生各種不同興趣,且希望所有學生在正當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享有自由。學院為了紀念這位科學家,既努力培養理科人才,也努力培養文科人才。
(二十五)特裏尼梯學院
建於1955年,規模較小,招收男女生。學院有文科圖書館、法律圖書館、理科圖書館各一座。
(二十六)大學學院
建於1249年。在現代語言中,設俄語專業。讀該專業的學生可兼學其他現代語言或古典文學,或曆史,或哲學。同樣,攻讀其他現代語言的同時可兼學上述三種科目中的任何一種。
(二十七)沃德姆學院
建於1612年。1973年開始招收女生。該院對各類中學的考生一視同仁。
(二十八)武斯特學院
建於1714年,招收男女生。
(二十九)坎皮恩學院
建於1896年,從16世紀—19世紀後期,按一般宗教規定,羅馬天主教徒不能成為牛津大學的學生。1896年,耶穌學會成立了一所私立學堂,後改名為坎皮恩學院。該院主要招收耶穌會會員,也招收其他教徒(主要是基督教徒),在特殊情況下,也招收非教徒學生。學生來自世界各地,其中美國和澳大利亞學生所占比例最大。
(三十)格雷弗萊斯學院
建於1910年,該院優先錄取聖芳濟會的會員,但在特殊情況下,也招收其他教徒和主教神父。
(三十一)曼斯菲爾德學院
建於1886年,是一所培養牧師的學院。該院是為公理教會會友辦的,實際上招生對象沒有什麼教派限製。
(三十二)雷金特·派克學院
建於1810年,該院原來是倫敦一所神學院,培養浸禮教牧師和教士的。1927年搬進牛津大學區。1957年並入該大學。從此,該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就是牛津大學的學生。該院專門研究神學,但每年也招收其他科目的男女生。它設置英語、地理、法理學、現代語言、神學等課程。
(三十三)聖貝尼特學院
建於1897年。該院是1918年取得牛津大學成員資格的。該院具有祝福教團的特點,但它並不是一所神學院。它設置英語、地理、法理學、現代史、現代史和經濟學、現代語言、東方研究、物理、哲學、經濟學和政治、神學等。
知識鏈接
談到牛津大學,最先躍入人們腦海中的詞就是:古老。的確,牛津大學是公認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若論起曆史悠久,另一所舉世聞名的劍橋大學隻能算是子輩,而美國名校哈佛大學更是隻能屈居孫輩了。牛津大學究竟準確是哪一年建校,曆史已經很難去考證了。